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10页 |
第一章 近年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的论述及分析 | 第10-16页 |
第二章 新课程标准语文教材的写作课程举例及分析 | 第16-26页 |
第一节 几种初中“新课标语文教材”的写作课程 | 第16-23页 |
一、从部分分册目录考察教材的写作课程 | 第16-23页 |
二、从教材体系整体考察教材的写作课程 | 第23页 |
第二节 新教材与以往教材中写作课程的比较 | 第23-26页 |
第三章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 第26-31页 |
第一节 新教材中写作课程的落实现状 | 第26-27页 |
一、关于淡化文体 | 第26页 |
二、关于写作知识 | 第26-27页 |
三、关于时间分配 | 第27页 |
第二节 初中各年级学生写作现状 | 第27-31页 |
一、多数论者对作文教学低效现状的原因揭示 | 第27-28页 |
二、对初中各年级学生写作状况的调查及分析 | 第28-31页 |
第四章 初中作文教学分阶段训练体系的建构 | 第31-56页 |
第一节 用不同形式的作文教学活动区分作文训练的阶段性 | 第31-40页 |
一、关注生活,寻找源泉 | 第31-34页 |
二、关注学生的心理 | 第34-38页 |
三、实施不同形式的作文教学活动 | 第38-40页 |
第二节 用不同层次的作文教学目标引导作文的阶段性训练 | 第40-45页 |
一、初中作文教学整体目标 | 第40-42页 |
二、初中作文教学目标体系的建立 | 第42-45页 |
第三节 用循序渐进的学习文本辅助作文的阶段性训练 | 第45-49页 |
第四节 指导学生在阶段性的积累中不断发展 | 第49-50页 |
第五节 初中作文教学分阶段训练体系及其说明 | 第50-56页 |
一、目标、形式与学生心理 | 第52页 |
二、注重范文的反复揣摩和使用 | 第52-53页 |
三、训练的数量和质量 | 第53-54页 |
四、目标的螺旋式上升 | 第54-55页 |
五、建立阶段性、发展性作文评价标准 | 第55-56页 |
结束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
附录: 学生作文水平发展个案分析 | 第60-68页 |
一、学生作文个案1 | 第60-65页 |
二、学生作文个案2 | 第65-68页 |
详细摘要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