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9页 |
一、研究"整合音乐剧"之缘起 | 第8-11页 |
二、整合音乐剧的译名释义考 | 第11-14页 |
三、整合音乐剧发展简述 | 第14-16页 |
四、整合音乐剧与音乐喜剧的区别 | 第16-19页 |
上编 整合音乐剧的历史考察 | 第19-76页 |
第一章 整合音乐剧的胚芽 | 第20-32页 |
第一节 "波顿—沃德豪斯—科恩"与公主音乐剧 | 第20-25页 |
第二节 公主音乐剧的主要革新 | 第25-29页 |
第三节 公主音乐剧对整合音乐剧的影响 | 第29-32页 |
第二章 整合音乐剧的雏形 | 第32-44页 |
第一节 创作者的整合:科恩、汉默斯坦二世及其《演艺船》 | 第32-36页 |
第二节 《演艺船》创作特色分析 | 第36-40页 |
一、戏剧题材与主题 | 第36-37页 |
二、剧情改编 | 第37页 |
三、剧诗创作 | 第37-38页 |
四、歌曲创作 | 第38-39页 |
五、器乐创作 | 第39-40页 |
六、舞蹈创作 | 第40页 |
第三节 《演艺船》:整合音乐剧的雏形 | 第40-44页 |
第三章 整合音乐剧的成熟与发展 | 第44-76页 |
第一节 罗杰斯、汉默斯坦与整合音乐剧的成熟与发展 | 第44-70页 |
一、罗杰斯与汉默斯坦的合作 | 第44-50页 |
二、罗杰斯、汉默斯坦的五大剧作 | 第50-58页 |
三、五大剧作的主要创作特色 | 第58-70页 |
第二节 整合音乐剧对百老汇音乐剧的贡献与影响 | 第70-76页 |
下编 整合音乐剧的基本创作特征 | 第76-150页 |
第四章 剧本创作 | 第76-107页 |
第一节 剧本发展脉络 | 第77-82页 |
一、整合观念与剧本的初步发展 | 第77-79页 |
二、整合观念与剧本的成熟发展 | 第79-82页 |
第二节 整合观念与剧本的题材选择 | 第82-87页 |
一、选材标准之一:戏剧性原则 | 第82-84页 |
二、选材标准之二:音乐性原则 | 第84-85页 |
三、选材标准之三:舞蹈性原则 | 第85-87页 |
第三节 剧本创作中的要素整合 | 第87-100页 |
一、剧本与剧诗的整合 | 第87-94页 |
二、剧本与音乐的整合 | 第94-97页 |
三、剧本与舞蹈的整合 | 第97-100页 |
第四节 整合音乐剧对剧本创作的再整合 | 第100-107页 |
一、一度创作中的再整合 | 第101-102页 |
二、二度创作中的再整合 | 第102-104页 |
三、三度创作中的再整合 | 第104-107页 |
第五章 歌曲创作 | 第107-138页 |
第一节 戏剧性歌曲发展脉络 | 第107-109页 |
一、戏剧性歌曲的初步发展 | 第107-108页 |
二、戏剧性歌曲的成熟发展 | 第108-109页 |
第二节 歌曲的戏剧功能 | 第109-138页 |
一、叙述戏剧事件 | 第109-112页 |
二、抒发人物情感 | 第112-121页 |
三、塑造人物性格 | 第121-126页 |
四、揭示戏剧冲突 | 第126-131页 |
五、营造戏剧气氛 | 第131-134页 |
六、突出戏剧主题 | 第134-138页 |
第六章 舞蹈创作 | 第138-150页 |
第一节 戏剧性舞蹈发展脉络 | 第138-142页 |
一、戏剧性舞蹈的初步发展 | 第138-139页 |
二、戏剧性舞蹈的成熟发展 | 第139-142页 |
第二节 舞蹈的戏剧功能 | 第142-150页 |
一、叙述剧情 | 第143-144页 |
二、塑造人物性格 | 第144-145页 |
三、表现冲突、推进情节 | 第145-146页 |
四、渲染情绪、营造气氛 | 第146-147页 |
五、替代人物对白 | 第147-148页 |
六、表达戏剧主题 | 第148-150页 |
结语 | 第150-159页 |
参考文献 | 第159-167页 |
附录一:百老汇"公主音乐剧"剧目 | 第167-168页 |
附录二:波顿、沃德豪斯、科恩参与创作的音乐剧 | 第168-174页 |
附录三:汉默斯坦二世、罗杰斯参与创作的音乐剧 | 第174-178页 |
附录四:R & H"五大剧作"百老汇、海外复排版及奖项记录 | 第178-180页 |
附录五:百老汇"黄金年代"(1940-1969)演出纪录超过500或1,000场的剧目 | 第180-184页 |
后记 | 第1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