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选题依据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5-16页 |
2 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内涵和动因 | 第16-17页 |
·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内涵 | 第16-17页 |
·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动因 | 第17页 |
·自愿性信息披露相关理论 | 第17-19页 |
·信号传递理论 | 第17-18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8-19页 |
·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评价方法 | 第19-21页 |
·引用法 | 第19-20页 |
·建模计算法 | 第20-21页 |
3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评价 | 第21-29页 |
·模型构建及VDI 的计算方法 | 第21-22页 |
·评分模型的构建 | 第21-22页 |
·披露指数(VDI)的计算方法 | 第22页 |
·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评价 | 第22-26页 |
·样本选取 | 第22-24页 |
·数据来源 | 第24页 |
·评价结果 | 第24-26页 |
·自愿性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29页 |
·整体质量不高 | 第27页 |
·披露项目数量不够充足 | 第27页 |
·披露内容不够详细 | 第27-28页 |
·披露程度不够均衡 | 第28页 |
·披露动力不足 | 第28-29页 |
4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 | 第29-37页 |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影响 | 第29-32页 |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29-32页 |
·回归分析 | 第32页 |
·公司外部治理结构的影响 | 第32-37页 |
·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影响 | 第33-35页 |
·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影响 | 第35页 |
·外部市场机制的影响 | 第35-37页 |
5 提升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的建议 | 第37-42页 |
·优化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 第37-40页 |
·优化股权结构 | 第37-38页 |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 第38-39页 |
·提高流通股比例 | 第39页 |
·增加内部委员会的设立总数 | 第39页 |
·提高带薪董事所占比例 | 第39-40页 |
·优化公司外部治理结构 | 第40-42页 |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 | 第40页 |
·建立健全我国职业经理人市场 | 第40-41页 |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外部市场机制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结束语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附录 | 第47-51页 |
附表1:100 家样本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 | 第47-50页 |
附表2:对评分项目表中各项目进行披露的公司家数 | 第50-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