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政府政策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0 前言 | 第8-11页 |
·选题依据与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9-10页 |
·基本思路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研究意义与创新 | 第10-11页 |
1 产业集群竞争力相关理论综述 | 第11-26页 |
·产业集群概念的界定 | 第11-15页 |
·国外相关理论综述 | 第15-22页 |
·马歇尔外部经济理论 | 第15-16页 |
·韦伯工业区位理论 | 第16-18页 |
·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 第18-20页 |
·波特新竞争优势理论 | 第20-22页 |
·国内相关理论综述 | 第22-25页 |
·要素观点 | 第22-23页 |
·结构观点 | 第23-24页 |
·能力观点 | 第24-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2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形成机理 | 第26-43页 |
·产业集群竞争力形成的内在规律 | 第26-29页 |
·生命周期性规律 | 第27页 |
·轮回性规律 | 第27-28页 |
·网络外部性规律 | 第28-29页 |
·组织学习性规律 | 第29页 |
·产业集群竞争力形成中的影响主体 | 第29-33页 |
·影响主体之一——企业 | 第30页 |
·影响主体之二——中介组织 | 第30-32页 |
·影响主体之三——政府 | 第32-33页 |
·产业集群竞争力形成的动力机制 | 第33-39页 |
·内源型动力机制 | 第33-37页 |
·外源型动力机制 | 第37-39页 |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形成模式 | 第39-43页 |
·市场创造模式 | 第40页 |
·产业转移模式 | 第40-42页 |
·政府推动模式 | 第42-43页 |
3 产业集群竞争力形成中的政府行为 | 第43-56页 |
·政府行为概述 | 第43-45页 |
·政府的基本经济职能 | 第43-44页 |
·政府行为的定义及其目标 | 第44-45页 |
·产业集群竞争力形成中的政府行为分析 | 第45-54页 |
·政府参与产业集群的必要性 | 第46-47页 |
·产业集群竞争力形成过程的进化博弈模型 | 第47-51页 |
·基于进化博弈模型的政府行为分析 | 第51-54页 |
·政府行为在产业集群竞争力形成中的影响 | 第54-56页 |
·政府行为的积极作用 | 第54-55页 |
·政府行为的消极作用 | 第55-56页 |
4 国外产业集群政策借鉴——以日本为例 | 第56-64页 |
·日本产业集群政策产生的背景 | 第56-59页 |
·日本中小企业政策的演变与发展 | 第57-58页 |
·日本产业政策的演变与发展 | 第58-59页 |
·日本的产业集群政策 | 第59-63页 |
·日本产业集群政策概况 | 第59-61页 |
·日本产业集群政策的效果和问题 | 第61-63页 |
·日本产业集群政策的启示 | 第63-64页 |
5 促进产业集群竞争力形成的政府政策建议 | 第64-77页 |
·强化产业组织管理 | 第64-68页 |
·科学制定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 | 第64-65页 |
·完善产业链的薄弱环节 | 第65-66页 |
·提升产业集群的国际化水平 | 第66-67页 |
·扶持中介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 第67-68页 |
·推动区域创新系统建设 | 第68-73页 |
·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 第68-69页 |
·政府政策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定位 | 第69-71页 |
·具体政策建议 | 第71-73页 |
·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体系 | 第73-76页 |
·开辟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 | 第73-74页 |
·建立市场化的风险资本运作机制 | 第74-75页 |
·建立规范化的风险资本退出机制 | 第75-76页 |
·构建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 第76-77页 |
·培育企业家队伍 | 第76页 |
·逐步完善人才流动机制 | 第76-77页 |
·建立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 第77页 |
6 结论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已发表文章目录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