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MAP5910的远程控制图象显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引言 | 第7页 |
·本文的主要贡献和完成的工作 | 第7-9页 |
·论文结构 | 第9-10页 |
第二章 OMAP5910 和嵌入式Linux | 第10-19页 |
·OMAP5910 介绍 | 第10-14页 |
·OMAP5910 的基本特性 | 第10-13页 |
·OMAP5910 的突出优点 | 第13页 |
·为什么选择OMAP5910 | 第13-14页 |
·嵌入式Linux | 第14-18页 |
·交叉编译 | 第14-15页 |
·构建嵌入式Linux系统 | 第15-18页 |
·编译并下载 | 第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三章 OMAP5910 平台的网络模块的设计 | 第19-50页 |
·TCP/IP网络体系结构 | 第19-21页 |
·以太网接口硬件电路设计 | 第21-34页 |
·以太网控制芯片 | 第21-26页 |
·接口电路设计 | 第26-34页 |
·以太网接口驱动程序设计 | 第34-49页 |
·驱动程序相关概念解释 | 第34-36页 |
·Linux网络接口驱动程序架构 | 第36-40页 |
·AX88796 的驱动程序的设计 | 第40-48页 |
·网络接口的配置与检测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OMAP5910 平台的LCD模块的设计 | 第50-60页 |
·LCD模块的硬件电路设计 | 第50-53页 |
·OMAP5910 的LCD控制器 | 第50-52页 |
·TFT显示模式 | 第52页 |
·接口电路设计 | 第52-53页 |
·LCD控制器驱动程序的设计 | 第53-59页 |
·Linux字符设备驱动 | 第53-55页 |
·FrameBuffer驱动架构 | 第55-56页 |
·OMAP5910 的LCD驱动的设计 | 第56-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远程控制和图象显示应用的实现及其移植 | 第60-72页 |
·通过以太网实现命令传输 | 第60-65页 |
·socket编程相关数据结构 | 第60-61页 |
·socket编程主要API | 第61-62页 |
·利用socket编程实现点对点通信 | 第62-63页 |
·“一对多”通信的实现 | 第63-65页 |
·系统相关配置 | 第65页 |
·利用FTP工具实现断点续传 | 第65-66页 |
·在LCD上显示BMP文件 | 第66-69页 |
·BMP文件的格式及处理 | 第66-68页 |
·FrameBuffer的使用 | 第68-69页 |
·应用程序的移植 | 第69-71页 |
·Davinci技术简介 | 第69-70页 |
·移植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2-74页 |
·总结 | 第72页 |
·展望 | 第72-74页 |
附录 英文缩写词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科研情况说明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