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民居(村落)木构建筑防火研究
第一章 导论 | 第1-13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1页 |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国内的相关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国外的相关研究动态 | 第12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徽州古民居的形成背景 | 第13-17页 |
·孕育徽州古民居的自然因素 | 第13页 |
·徽州古民居发生的社会因素 | 第13-17页 |
·儒家宗法伦理道德秩序的影响 | 第14-15页 |
·道家美学观念的影响 | 第15-17页 |
第三章 徽州古民居建筑特征 | 第17-23页 |
·徽州古民居的平面布局 | 第17页 |
·徽州古民居的结构特征 | 第17-19页 |
·承重结构 | 第17-18页 |
·屋面和围护结构 | 第18-19页 |
·其他 | 第19页 |
·徽州古民居的室内装修 | 第19页 |
·徽州古民居的火灾危险性 | 第19-23页 |
·建筑材料上的先天不足 | 第19-21页 |
·建筑结构与构造上的缺陷 | 第21页 |
·建筑布局形式上的不足 | 第21-23页 |
第四章 徽州古民居木构建筑的分类 | 第23-35页 |
·由单个防火单元组成的住宅 | 第23-24页 |
·有两个防火单元组成的住宅 | 第24-27页 |
·有多个防火单元组成的住宅 | 第27-30页 |
·防火单元之间由防火墙分隔 | 第27-29页 |
·防火单元之间由防火墙和火巷共同分隔 | 第29-30页 |
·街与巷 | 第30-35页 |
·屯溪老街 | 第31-32页 |
·呈坎村街巷 | 第32页 |
·南屏古巷 | 第32-33页 |
·石家村巷 | 第33-35页 |
第五章 徽州古民居木构建筑的防火措施 | 第35-45页 |
·封火墙 | 第35-38页 |
·封火墙的种类 | 第35页 |
·封火墙的构造 | 第35-36页 |
·封火墙的定挡与现代防火墙的技术要求 | 第36-37页 |
·封火墙与柱的连接 | 第37-38页 |
·天井 | 第38-39页 |
·石库门和石库窗 | 第39-42页 |
·石库门 | 第39-40页 |
·石库窗 | 第40-42页 |
·隔墙 | 第42页 |
·地面、楼板与屋面 | 第42-43页 |
·厨房 | 第43-45页 |
第六章 消防水系 | 第45-55页 |
·自然水源 | 第45-46页 |
·人工水系 | 第46-52页 |
·充分利用并改造自然河流的人工水系模式 | 第46-48页 |
·充分利用山涧泉流的人工水系模式 | 第48-50页 |
·少水村落的人工水系模式 | 第50-51页 |
·无水山区的纯人工水系模式 | 第51-52页 |
·水系补充 | 第52-55页 |
·水井 | 第52-53页 |
·太平池 | 第53页 |
·太平缸 | 第53-54页 |
·水园民居 | 第54-55页 |
第七章 更楼与水龙房 | 第55-59页 |
·更楼 | 第55页 |
·火龙房 | 第55-57页 |
·救火会 | 第57-59页 |
第八章 风水与消防 | 第59-62页 |
·理想的村落选址 | 第59-60页 |
·非理想村落环境的完善 | 第60页 |
·水口 | 第60页 |
·其他 | 第60-62页 |
结语 | 第62-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图标清单 | 第67-70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70-71页 |
创作实践选例 | 第7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