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24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煤与瓦斯突出的动力现象及特征 | 第13-14页 |
·我国煤与瓦斯突出的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 第14-17页 |
·我国煤与瓦斯突出的特点 | 第14-16页 |
·影响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因素 | 第16-17页 |
·国内外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固流耦合问题的研究评述、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 第20-22页 |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22-24页 |
2 煤的力学性能与破坏准则 | 第24-35页 |
·突出煤体的单轴压缩试验 | 第24-26页 |
·三轴条件下煤的力学性能 | 第26页 |
·煤岩的破裂类型 | 第26-27页 |
·煤(岩)体的强度准则 | 第27-32页 |
·潘三矿C_(93)煤样的试验结果 | 第32-35页 |
3 渗透性表征与现场试验研究 | 第35-46页 |
·引言 | 第35页 |
·多孔岩体的有效应力与完整煤岩体破坏前的渗透性试验研究 | 第35-36页 |
·煤样应力应变全过程中的渗透性及其表征 | 第36-40页 |
·煤样应力应变全过程的体积应变 | 第36-37页 |
·煤岩体渗透率变化的表征 | 第37-40页 |
·岩样应力应变全过程的渗透率试验现象分析 | 第40-41页 |
·岩体渗透率影响因素分析 | 第41-42页 |
·瓦斯压力的现场测定 | 第42-44页 |
·巷道周围地应力的测量 | 第44-46页 |
4 煤与瓦斯突出的固流耦合失稳理论及其数学模型 | 第46-67页 |
·引言 | 第46页 |
·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 | 第46-49页 |
·煤岩固体变形场基本方程的建立 | 第49-53页 |
·含瓦斯煤的有效应力 | 第49-51页 |
·含瓦斯煤双重有效应力的应用原则 | 第51-53页 |
·孔隙瓦斯压力对煤体变形强度和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 | 第53-55页 |
·平衡方程 | 第55-56页 |
·几何方程 | 第56-57页 |
·本构方程 | 第57-61页 |
·煤岩流体渗流场基本方程的建立 | 第57-61页 |
·煤与瓦斯突出固一流祸合数学模型 | 第61-63页 |
·流体的渗流方程 | 第61页 |
·煤岩固体的变形场方程 | 第61页 |
·煤岩体骨架变形对流体渗流影响的关系式 | 第61-62页 |
·流体渗流对煤岩体变形影响的关系式 | 第62页 |
·流体渗流场和煤岩体变形场的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 | 第62-63页 |
·煤与瓦斯突出的失稳判据 | 第63-67页 |
5 煤巷掘进过程中煤与瓦斯突出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67-97页 |
·数值模拟基本原理 | 第67-69页 |
·数值模拟方法实现 | 第69-71页 |
·潘三矿突出煤层掘进巷道的数值模拟 | 第71-73页 |
·掘进工作面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71-72页 |
·模型尺寸及单元划分 | 第72-73页 |
·边界条件 | 第73页 |
·掘进工作面周围煤岩体内应力分布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73-94页 |
·图30a情况下的数值模拟 | 第73-83页 |
·图30b情况下的数值模拟 | 第83-94页 |
·用“球壳失稳”机理对模拟进行验证 | 第94-97页 |
6 主要结论及研究工作展望 | 第97-100页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97页 |
·展望 | 第97-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2页 |
致谢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