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问题的提出 | 第1-11页 |
| ·理论思考 | 第9-10页 |
| ·现实考虑 | 第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2 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25页 |
| ·自我效能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职业决策、职业自我效能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 | 第13-18页 |
|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相关研究 | 第18-25页 |
| 3 研究设计 | 第25-27页 |
| ·研究目的 | 第25页 |
| ·研究思路 | 第25-26页 |
| ·研究假设 | 第26页 |
| ·研究工具 | 第26页 |
| ·研究内容 | 第26页 |
| ·具体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 ·研究对象 | 第27页 |
| 4 需求评估 | 第27-28页 |
| ·需求评估的目的 | 第27页 |
| ·需求评估的对象 | 第27页 |
| ·需求评估的研究工具 | 第27页 |
| ·需求评估的程序 | 第27页 |
| ·需求评估的结果 | 第27-28页 |
| 5 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团体训练的实验 | 第28-32页 |
| ·实验目的 | 第28-29页 |
| ·研究对象 | 第29页 |
| ·研究程序 | 第29-30页 |
| ·实验处理(具体实施步骤) | 第30-31页 |
| ·实验方法 | 第31-32页 |
| 6 实验研究结果 | 第32-40页 |
| ·实验班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前后测得分比较 | 第32-33页 |
| ·对照班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前后测得分之比较 | 第33-34页 |
| ·实验班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发展结果比较 | 第34-35页 |
| ·A班和D班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发展结果分析 | 第35-36页 |
| ·A班和C班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发展结果比较 | 第36-37页 |
| ·B班和C班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发展结果比较 | 第37-38页 |
| ·A班大学生和B班大学生在内外源控制量表上的发展比较 | 第38页 |
| ·A班大学生取业决策自我效能后测得分和两个月后测得分之比较 | 第38-39页 |
| ·个案访谈 | 第39-40页 |
| 7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0-46页 |
| ·关于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团体训练的实验效果 | 第40-41页 |
|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团体训练的有效性 | 第41-44页 |
| ·本研究对于高校职业咨询的启示 | 第44-45页 |
| ·本研究的局限之处 | 第45页 |
| ·创新之处及其对后续研究的启示 | 第45-46页 |
| 8 结论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 附录 | 第51-69页 |
| 后记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