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2页 |
·致病性 | 第11-12页 |
·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 | 第11页 |
·鳖类的多种病症 | 第11-12页 |
·蛙的温和气单胞菌病 | 第12页 |
·致病因子研究 | 第12-17页 |
·粘附作用 | 第12-15页 |
·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 | 第15页 |
·外毒素(Exotoxin) | 第15-17页 |
·蛋白酶 | 第17页 |
·诊断和防治方法研究 | 第17-18页 |
·水产致病菌单抗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综述 | 第19-22页 |
·原理 | 第19-20页 |
·免疫胶体金快速诊断技术的优点 | 第20-21页 |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应用现状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2-37页 |
·材料 | 第22-24页 |
·菌株 | 第22页 |
·实验动物 | 第22页 |
·细胞株 | 第22页 |
·主要培养基和试剂 | 第22-23页 |
·主要仪器 | 第23-24页 |
·各种主要使用液 | 第24页 |
·实验方法 | 第24-37页 |
·细菌培养 | 第24-25页 |
·动物试验 | 第25页 |
·小鼠的免疫接种 | 第25-26页 |
·间接 ELISA法检测血清效价 | 第26页 |
·SP2/0细胞复苏和传代培养 | 第26页 |
·饲养细胞板的准备 | 第26-27页 |
·细胞融合 | 第27-28页 |
·融合细胞观察与换液 | 第28页 |
·杂交瘤细胞株筛选 | 第28-29页 |
·克隆化培养 | 第29页 |
·细胞冻存 | 第29页 |
·BALB/c小鼠腹水单克隆抗体的诱生 | 第29-30页 |
·腹水效价测定 | 第30页 |
·抗温和气单胞菌单克隆抗体的鉴定 | 第30-31页 |
·单抗的纯化 | 第31-32页 |
·温和气单胞菌单抗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的研制 | 第32-37页 |
第三章 结果和分析 | 第37-51页 |
·动物实验结果 | 第37页 |
·全菌间接 ELISA | 第37-38页 |
·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 第38-39页 |
·单抗的鉴定 | 第39-43页 |
·特异性鉴定 | 第39页 |
·单抗亚类的测定结果 | 第39-40页 |
·效价测定 | 第40页 |
·单抗结合位点分析 | 第40-41页 |
·相对亲和力的测定 | 第41-42页 |
·单抗稳定性检验 | 第42页 |
·单抗的纯化 | 第42-43页 |
·温和气单胞菌单抗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的研制 | 第43-51页 |
·胶体金的制备 | 第43-44页 |
·胶体金标记抗体最低标记量的测定 | 第44-45页 |
·胶体金的最适 PH值测定 | 第45-46页 |
·超速离心法纯化胶体金标记蛋白 | 第46-47页 |
·金标记抗体稀释度的确定 | 第47-48页 |
·硝酸纤维素膜(NC)的活化与包被 | 第48页 |
·玻璃纤维的预处理与金标抗体的喷涂 | 第48页 |
·试纸条的结果判断 | 第48-49页 |
·试纸条的测试 | 第49-51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51-57页 |
·单抗制备及鉴定中一些问题的分析 | 第51-53页 |
·关于胶体金试纸条检测的建立 | 第53-56页 |
·胶体金溶液及其制备 | 第53-55页 |
·胶体金标记蛋白 | 第55页 |
·免疫层析法中材料的选择 | 第55-56页 |
·免疫层析材料的组装 | 第56页 |
·金标免疫层析试纸条质量与性能要求 | 第56页 |
·尚待解决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 | 第56-57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