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虫害及其防治论文

何首乌叶甲、二纹柱萤叶甲生物学、生态学及防治研究

中文摘要第1-13页
英文摘要第13-15页
前言第15-18页
一、何首乌叶甲与二纹柱萤叶甲生物学研究第18-2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8-19页
   ·材料第18页
     ·供试材料第18页
     ·实验设备和仪器第18页
   ·方法第18-19页
     ·形态特征第18页
     ·行为习性第18页
     ·幼虫取食研究第18-19页
       ·不同日龄幼虫重量第18页
       ·不同龄期幼虫的取食量第18-19页
     ·对叶片正背面的选择第19页
     ·对寄主选择的观察第19页
     ·生活史观察第19页
 2 数据分析第1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19-27页
   ·形态特征第19-21页
     ·何首乌叶甲各虫态形态特征第19-20页
     ·二纹柱萤叶甲各虫态形态特征第20-21页
   ·行为习性第21-23页
     ·产卵习性第21页
     ·孵化习性第21-22页
     ·取食习性第22页
     ·蜕皮习性第22页
     ·化蛹习性第22页
     ·羽化习性第22页
     ·交配习性第22-23页
   ·幼虫取食研究第23-24页
     ·不同日龄幼虫干重第23-24页
     ·不同龄期幼虫的取食量第24页
   ·对叶片正背面的选择第24-25页
   ·对寄主选择的观察第25页
   ·生活史观察第25-27页
     ·何首乌叶甲生活史第25-26页
     ·二纹柱萤叶甲生活史第26-27页
二、何首乌叶甲、二纹柱萤叶甲生态学研究第27-4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7-28页
   ·供试虫源第27页
   ·寄主植物第27页
   ·实验条件第27页
   ·实验方法第27页
   ·计算方法第27-28页
     ·发育历期与发育速率第27-28页
     ·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第28页
   ·数据分析第2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8-41页
   ·温度对何首乌叶甲发育历期的影响第28-36页
     ·发育历期和发育速率第28-32页
     ·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第32页
     ·发育历期预测式第32-33页
     ·24℃条件下何首乌叶甲实验种群生命表第33-35页
     ·24℃下何首乌叶甲生殖力表第35-36页
   ·温度对二纹柱萤叶甲生长发育的影响第36-41页
     ·发育历期与发育速率第36-39页
     ·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第39-40页
     ·发育历期预测式第40-41页
三、何首乌叶甲防治研究第41-56页
 1 生物测定第41-55页
   ·药剂及试验器材第41页
   ·实验方法第41页
     ·配制药剂第41页
     ·2.5%敌杀死 EC生物测定第41页
     ·辛硫磷与敌杀死药后12h药剂品种与药剂浓度双因素试验第41页
     ·50%辛硫磷 EC毒力测定第41页
   ·数据分析第41页
   ·结果与分析第41-55页
     ·2.5%敌杀死 EC对何首乌叶甲各龄幼虫测定效果第41-49页
       ·敌杀死处理1龄幼虫第42-44页
       ·敌杀死处理2龄幼虫第44-46页
       ·敌杀死处理3龄幼虫第46-48页
       ·敌杀死处理各龄幼虫综合情况第48-49页
     ·2.5%敌杀死 EC处理何首乌叶甲幼虫虫龄与药剂浓度双因素分析第49-51页
     ·辛硫磷与敌杀死药后12h药剂品种与药剂浓度双因素第51-53页
     ·50%辛硫磷 EC毒力测定第53-55页
 2 天敌初步统计第55-56页
   ·材料与方法第55页
   ·结果与分析第55-56页
四、结论与讨论第56-59页
致谢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附录第62-63页
图版第63-65页
原创性声明第65页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修宪:从回应政策需求到驱动制度转型--以1982年宪法及其修正案为例
下一篇:温和气单胞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