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建中钢琴创作的民族特色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0页 |
第一章 王建中生平及钢琴创作 | 第10-16页 |
第一节 王建中生平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王建中钢琴作品 | 第11-14页 |
一、作品综述 | 第11-13页 |
二、王建中的创作生涯 | 第13-14页 |
第三节 王建中钢琴作品的创作特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王建中创作思想 | 第16-23页 |
第一节 历史中的士大夫 | 第16-18页 |
一、士 | 第16-17页 |
二、大夫 | 第17页 |
三、士与大夫的合流 | 第17-18页 |
第二节 士大夫阶层的地位和历史局限性 | 第18-20页 |
一、士大夫阶层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中的地位 | 第18-19页 |
二、士大夫阶层的政治文化特征 | 第19页 |
三、士大夫政治的历史局限性 | 第19页 |
四、士与知识分子 | 第19-20页 |
第三节 士大夫精神对王建中钢琴创作的影响与思考 | 第20-23页 |
一、王建中钢琴作品的选材 | 第21页 |
二、士大夫精神对王建中创作之影响的思考 | 第21-23页 |
第三章 王建中钢琴作品中的民族特色 | 第23-55页 |
第一节 民族特色 | 第23-25页 |
一、民族特色 | 第23-24页 |
二、王建中钢琴作品的民族特色倾向 | 第24-25页 |
第二节 王建中钢琴作品民族特色的具体体现 | 第25-36页 |
一、音调的五声性 | 第25-30页 |
二、民族特色的节奏 | 第30-33页 |
三、多声性的民族特色 | 第33-36页 |
第三节 钢琴音乐中体现的润腔因素 | 第36-55页 |
一、旋法润腔 | 第37-39页 |
二、装饰音润腔 | 第39-48页 |
三、音色润腔 | 第48-55页 |
第四章 对王建中钢琴创作民族特色研究的启发 | 第55-58页 |
第一节 民族特色的内心听觉 | 第55-57页 |
第二节 王建中创作思想的思考 | 第57-58页 |
结语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