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一、贸易自由化和生产国际化 | 第8-9页 |
二、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 | 第9-10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一、国外具有代表性的研究为 | 第10-11页 |
二、国内具有代表性的研究为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12页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一、有助于我国金融市场更加开放 | 第12-13页 |
二、有利于指导我国银行的国际化 | 第13-14页 |
第五节 本文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 | 第14页 |
第六节 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七节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理论 | 第16-24页 |
第一节 商业银行国际化概述 | 第16-18页 |
一、银行国际化的相关概念 | 第16页 |
二、银行国际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 第16-17页 |
三、商业银行国际化的组织形式 | 第17-18页 |
第二节 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动因理论概述 | 第18-21页 |
一、拉格曼的内部化理论 | 第18-19页 |
二、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第19-20页 |
三、赫伯特·格鲁贝尔的三分类理论 | 第20页 |
四、引导效应论 | 第20-21页 |
第三节 银行国际化的发展阶段 | 第21-24页 |
一、盖迪商业银行国际化三阶段理论 | 第21-22页 |
二、范洵服务银行业导向五阶段理论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国际商业银行国际化的经验借鉴 | 第24-39页 |
第一节 花旗银行国际化分析 | 第24-28页 |
一、花旗银行的概述 | 第24页 |
二、花旗银行的国际化进程 | 第24-26页 |
三、花旗银行的国际化的成功经验 | 第26-28页 |
第二节 渣打银行的国际化分析 | 第28-32页 |
一、渣打银行的概述 | 第28-29页 |
二、渣打银行的国际化进程 | 第29-30页 |
三、渣打银行的国际化的成功经验 | 第30-32页 |
第三节 汇丰银行的国际化分析 | 第32-37页 |
一、汇丰银行的概述 | 第32-33页 |
二、汇丰银行的国际化进程 | 第33-37页 |
三、汇丰银行的国际化的成功经验 | 第37页 |
第四节 汇丰、渣打、花旗经验的对比分析 | 第37-39页 |
第四章 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 | 第39-54页 |
第一节 中资银行的国际化现状 | 第39-48页 |
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基本情况 | 第39-45页 |
二、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存在的问题 | 第45-48页 |
第二节 商业银行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 第48-51页 |
一、方式选择上以银行收购兼并为主 | 第48-49页 |
二、区位选择上以亚洲为主,同时兼顾国际金融中心 | 第49页 |
三、商业银行国际化应与企业国际化协调发展 | 第49-50页 |
四、各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特点采取国际化战略 | 第50-51页 |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政策建议 | 第51-54页 |
一、构建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战略平台 | 第51页 |
二、推进商业银行经营的多样化 | 第51-52页 |
三、确立风险的监管方式 | 第52-53页 |
四、加强母国对海外分支机构的监控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 | 第57-59页 |
表A1: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BSIZE)统计(1998-2009) | 第57页 |
表A2:我国四大商业银行的资产回报率(PF)统计(2007-2009) | 第57页 |
表A3:我国四大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CAR)统计(2007-2009) | 第57-58页 |
表A4:我国四大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BLR)统计(2007-2009) | 第58页 |
表A5:信用卡风险类型、内容及新旧巴塞尔协议框架下的比较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及获奖情况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