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论文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与耕地非农化分析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研究背景第12页
   ·研究意义第12-13页
   ·研究进展第13-15页
     ·国际研究进展第13-14页
     ·国内研究进展第14-15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第15-19页
     ·研究目的第15-16页
     ·研究内容第16页
     ·研究方法第16页
     ·资料搜集及数据来源第16-17页
     ·土地利用分类系统第17-19页
   ·技术路线第19-20页
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及问题第20-27页
   ·研究区概况第20-21页
     ·自然状况第20-21页
     ·社会经济状况第21页
   ·土地利用现状第21-23页
     ·土地资源总量第21-22页
     ·人均土地资源量第22-23页
   ·土地利用特点第23-24页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第24-27页
第三章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第27-38页
   ·土地利用变化幅度第27页
   ·土地利用变化速度第27-31页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第31-33页
   ·土地利用变化强度第33-35页
   ·空间格局变化第35-38页
第四章 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第38-59页
   ·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概述第38-41页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驱动力分析第41-59页
     ·主成分分析第41-44页
     ·驱动因子分析第44-59页
第五章 耕地数量非农化空间预测分析第59-71页
   ·耕地资源现状第59-61页
   ·耕地数量非农化预测第61-71页
     ·耕地最小需求量预测第61-67页
     ·耕地增加的因素及数量预测第67-68页
     ·耕地减少因素数量预测第68-69页
     ·预测结果第69-71页
第六章 长江三角洲区域人地协调度分析第71-80页
   ·研究方法第71-73页
     ·生态足迹模型第71-72页
     ·人地协调度及生态可持续性评估模型第72-73页
     ·生态足迹的计算第73页
   ·计算结果与分析第73-80页
     ·生态足迹变化第73-75页
     ·生态足迹结构分析第75-76页
     ·资源利用效益分析第76-77页
     ·生态足迹演变分析第77-78页
     ·人地协调度及生态可持续性评估第78-80页
第七章 土地利用政策建议第80-82页
 一、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第80页
 二、引导建设用地方向,提高建设用地效益第80页
 三、协调利用区域耕地资源,实施区域平衡战略第80-81页
 四、实施农田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改善土地生态环境第81-82页
第八章 结语第82-85页
   ·主要结论第82-83页
   ·可能的创新点第83-84页
   ·不足之处及进一步研究方向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数字信号处理中高速专用集成电路的设计研究
下一篇:特种车辆驾驶室内部噪声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