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角采后品质、生理生化和酶促褐变特性研究
| 缩略语 | 第1-8页 |
|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26页 |
| 1.果蔬采后生理 | 第11-13页 |
| ·呼吸作用 | 第11页 |
| ·化学成分的变化 | 第11-12页 |
| ·细胞膜的变化 | 第12-13页 |
| ·活性氧及其清除系统酶活力的变化 | 第13页 |
| 2.果蔬贮藏期间的褐变机理 | 第13-18页 |
| ·酶促褐变 | 第14-18页 |
| ·酶促褐变底物 | 第14-15页 |
| ·酶促褐变的酶类 | 第15-17页 |
| ·氧 | 第17-18页 |
| ·其他因促导致的褐变 | 第18页 |
| 3.菱角资源开发利用概况及采后贮藏保鲜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 ·我国菱角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第18-19页 |
| ·菱角的食用和医用价值研究现状 | 第19页 |
| ·菱角果实采后贮藏保鲜研究的意义 | 第19-20页 |
| 3 3.1 菱角果实的生理特点 | 第19-20页 |
| ·菱角贮藏研究现状 | 第20页 |
| 参考文献 | 第20-26页 |
| 第2章 贮藏温度对菱角品质和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 | 第26-41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6-30页 |
| ·供试材料及处理 | 第26页 |
|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26-27页 |
| ·测定指标和方法 | 第27-30页 |
| ·数据处理 | 第30页 |
| 2 结果与处理 | 第30-38页 |
| ·贮藏温度对菱角水分散失的影响 | 第30页 |
| ·贮藏温度对菱角果实干物质变化的影响 | 第30-31页 |
| ·贮藏期间菱角果实还原糖和淀粉含量的变化 | 第31-32页 |
| ·贮藏温度对菱角果实抗坏血酸(ASA)含量的影响 | 第32页 |
| ·贮藏温度对菱角果实呼吸的影响 | 第32-33页 |
| ·贮藏温度对菱角果实超氧阴离子的影响 | 第33页 |
| ·贮藏温度对菱角果实丙二醛(MDA)的影响 | 第33-34页 |
| ·贮藏温度对菱角果肉组织褐变度的影响 | 第34页 |
| ·菱角果肉组织贮藏期间游离酚和总酚的变化 | 第34-35页 |
| ·贮藏期间菱角果肉PAL活力的变化 | 第35-36页 |
| ·贮藏期间菱角果肉PPO和POD活力的变化 | 第36页 |
| ·贮藏期间菱角果肉脂氧合酶肉LOX活力的变化 | 第36-37页 |
| ·贮藏期间菱角果肉活性氧清除酶活力的变化 | 第37-38页 |
| 3 讨论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 第3章 成熟度对菱角采后品质和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 | 第41-53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1-42页 |
| ·供试材料及处理 | 第41页 |
|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41页 |
| ·测定指标和方法 | 第41-42页 |
| ·数据处理 | 第42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2-50页 |
| ·成熟度对菱角感官品质变化的影响 | 第42页 |
| ·成熟度对菱角果实水分散失的影响 | 第42-43页 |
| ·成熟度对菱角果实干物质变化的影响 | 第43页 |
| ·成熟度对菱角还原糖和淀粉含量变化的影响 | 第43-44页 |
| ·成熟度对果实AsA含量的影响 | 第44页 |
| ·成熟度对果实呼吸强度的影响 | 第44-45页 |
| ·成熟度对果实超氧阴离子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45-46页 |
| ·成熟度对菱角褐变度变化的影响 | 第46页 |
| ·成熟度对果实游离酚和总酚含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 ·成熟度对PAL酶活力的影响 | 第47页 |
| ·成熟度对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影响 | 第47-48页 |
| ·成熟度对LOX酶活力的影响 | 第48-49页 |
| ·成熟度对活性氧清除酶活力的影响 | 第49-50页 |
| 3 讨论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 第4章 新鲜菱角褐变特性的研究 | 第53-69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3-55页 |
| ·供试材料 | 第53页 |
|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53页 |
| ·测定指标和方法 | 第53-55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5-67页 |
| ·褐变底物的分析 | 第55-59页 |
| ·不同酚类物质的酸碱效应 | 第56页 |
| ·菱角酚类底物的薄层层析(TLC)分析 | 第56-57页 |
| ·菱角酚类底物的紫外扫描分析 | 第57-58页 |
| ·菱角酚类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第58-59页 |
| ·菱角POD酶学特性的研究 | 第59-67页 |
| ·POD酶反应最适pH值 | 第59-60页 |
| ·POD酶反应的最适温度 | 第60-61页 |
| ·POD酶的热稳定性 | 第61页 |
| ·菱角烫漂后POD酶活力变化 | 第61-62页 |
| ·POD酶的底物效应和亲和力 | 第62-63页 |
| ·抑制剂处理菱角的效果 | 第63-65页 |
| ·抑制剂对菱角POD的抑制效应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 全文结论 | 第69-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附:硕士学习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