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苍耳子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品质评价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4页
缩略语说明第14-15页
前言第15-20页
第一章 苍耳子活性物质基拙研究第20-58页
 第一节 苍耳子活性成分的跟踪分离第20-52页
  一、提取与分离第20-24页
  二、苍耳子中分离鉴定的化合物第24-31页
  三、化学成分结构鉴定第31-52页
 第二节 苍耳子的脂肪油及超临界流体萃取物的成分分析第52-57页
 第三节 小结第57-58页
第二章 药效学研究第58-88页
 第一节 抗炎活性部位和活性成分的药理筛选试验第58-63页
 第二节 总提取物及活性部位的急性毒性试验第63-65页
 第三节 活性部位和单体的药效学研究第65-87页
  一、抗变态反应试验第65-69页
  二、对变应性鼻炎大鼠的治疗作用第69-74页
  三、活性部位对急性鼻窦炎模型家兔的治疗作用第74-80页
  四、提取物及单体的镇痛活性研究第80-84页
  五、不同极性部位的抑菌活性研究第84-87页
 第四节 小结第87-88页
第三章 国产苍耳属植物的鉴别、种内变异及品质评价第88-178页
 第一节 苍耳属植物的鉴别及种内变异研究第89-116页
  一、苍耳X.sibiricum的分布与样品采集第89-94页
  二、异地栽培和生物学特性观察第94-111页
  三、苍耳属植物种间差异及苍耳X.sibiricum种内变异的数值分类学研究第111-116页
 第二节 苍耳子的品质评价第116-169页
  一、三种苍耳子的脂肪油成分 GC/MS分析比较第117-120页
  二、苍耳子类药材的指纹图谱研究第120-157页
  三、苍耳属植物果实及不同部位总酚酸的含量比较第157-162页
  四、苍耳属植物果实5种酚酸类单体成分的含量分析比较第162-169页
 第三节 LSCM用于苍耳子品质评价的初步研究第169-175页
 第四节 小结第175-178页
第四章 研究总结第178-181页
参考文献第181-188页
综述第188-200页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和专利申请情况第200-202页
致谢第202-203页
附录第203-215页

论文共2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客体到主体--西方翻译研究的哲学之路
下一篇:随机利率下的实物期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