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8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1-12页 |
1.2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2-15页 |
1.2.1 IP传真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IP传真的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1.2.3 方案的比较 | 第14-15页 |
1.3 课题内容 | 第15-16页 |
1.3.1 工作目标 | 第15页 |
1.3.2 工作重点 | 第15-16页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6页 |
1.4 意义 | 第16-18页 |
2 相关知识介绍 | 第18-26页 |
2.1 传真机的基本概念及工作原理 | 第18-20页 |
2.1.1 传真机的基本概念 | 第18页 |
2.1.2 传真通信的机制与原理 | 第18-19页 |
2.1.3 传真机的分类 | 第19-20页 |
2.2 三类传真机的基本结构及功能 | 第20-23页 |
2.2.1 三类传真机的定义 | 第20页 |
2.2.2 三类传真机的基本结构 | 第20-22页 |
2.2.3 三类传真机的通信规程 | 第22-23页 |
2.3 IP传真的工作原理 | 第23-26页 |
2.3.1 IP传真的基本原理 | 第23页 |
2.3.2 IP传真的组成结构 | 第23-26页 |
3 对于通过VoIP技术实现IP传真的技术分析 | 第26-47页 |
3.1 VoIP技术及现状 | 第26-29页 |
3.1.1 VoIP的产生背景 | 第26页 |
3.1.2 VoIP技术现状 | 第26-27页 |
3.1.3 现存问题 | 第27-29页 |
3.2 VoIP技术基础 | 第29-34页 |
3.2.1 VoIP系统组成 | 第30-31页 |
3.2.2 VoIP关键技术 | 第31-34页 |
3.3 Cisco通过VoIP技术实现IP传真服务 | 第34-47页 |
3.3.1 T.30和T.37/T.38的实现 | 第34-38页 |
3.3.2 Cisco存储转发传真 | 第38-44页 |
3.3.3 Cisco T.38实时传真 | 第44-47页 |
4 基于Linux系统的IP传真的方案设计 | 第47-55页 |
4.1 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47-48页 |
4.2 硬件部分设计 | 第48-49页 |
4.3 软件部分设计 | 第49-55页 |
4.3.1 数据获取模块 | 第49-50页 |
4.3.2 数据发送/接收模块 | 第50-51页 |
4.3.3 邮件的发送模块 | 第51-52页 |
4.3.4 传真的存储转发模块 | 第52-55页 |
5 基于Linux系统的IP传真的研究与实现 | 第55-73页 |
5.1 IP传真报文的捕获 | 第55-58页 |
5.1.1 数据包的获取技术 | 第55-56页 |
5.1.2 数据包的获取方法 | 第56-57页 |
5.1.3 传真报文的捕获 | 第57-58页 |
5.2 在Linux系统中实现IP传真报文的传输 | 第58-67页 |
5.2.1 不同操作系统之间的通信 | 第60-65页 |
5.2.2 传真报文在IP网络上的传输 | 第65-67页 |
5.3 IP传真同电子邮件的互通 | 第67-73页 |
6 结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