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勘测、设计与计算论文--桥涵设计论文

桥梁结构抗震设计重要性修正系数的研究

第1章 绪论第1-16页
   ·桥梁重要性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8-10页
     ·桥梁重要性研究的目的第8-9页
     ·重要性研究对抗震设计的意义第9-10页
   ·抗震重要性研究的内容第10-14页
     ·抗震设防标准第10-13页
     ·桥梁工程抗震设防重要性分类第13页
     ·设计地震动的变化第13-14页
     ·弹塑性不同引起的重要性标准的变化第14页
   ·预期达到的成果与应用前景第14-16页
第2章 抗震设计结构的重要性分类及抗震水准的对比分析第16-33页
   ·重要性分类第16-19页
     ·国外桥梁抗震重要性分类第16-17页
     ·我国抗震重要性分类第17-19页
     ·国内外抗震重要性分类比较第19页
   ·抗震设防目标和和设防水准第19-28页
     ·抗震设防目标与设防水准的概念第19-20页
     ·国外抗震设防目标与设防水准第20-22页
     ·我国抗震设防目标与设防水准第22-26页
     ·国内外抗震设防目标与设防水准比较第26-28页
   ·抗震设计方法第28-31页
     ·国外抗震设计方法第28-29页
     ·我国抗震设计方法第29-31页
     ·国内外抗震设计方法比较第31页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3章 重要性修正系数的计算第33-66页
   ·重要性修正系数的应用与设计地震动指标的探讨第33-42页
     ·重要性修正系数的应用第33-34页
     ·设计地震动指标第34-42页
   ·重要性修正系数的计算方法第42-45页
     ·确定重要性修正系数的方法第42-43页
     ·各设计基准期不同设防水准地震作用的确定方法第43-45页
   ·各设防水准的概率特征第45-53页
     ·地震烈度与地面峰值加速度的概率分布函数第46-47页
     ·分布函数中的参数取值第47-49页
     ·不同设计基准期的年超越概率第49-52页
     ·各设计基准期地震烈度在50年内的超越概率第52-53页
   ·设防水准与基本烈度(或地面峰值加速度)的相对关系第53-62页
     ·各设防水准烈度的计算第53-57页
     ·各设防水准地面峰值加速度的计算第57-60页
     ·各设防水准地震烈度与地面峰值加速度计算结果对比第60-62页
   ·重要性修正系数第62-64页
     ·地震动参数第62-64页
     ·重要性修正系数第64页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4章 不同重要性桥梁的延性设计第66-82页
   ·延性对抗震的意义及延性结构分类第66-69页
     ·延性概念对结构抗震的意义第66-68页
     ·延性抗震设计原则第68-69页
   ·抗震计算中有关延性的参数第69-77页
     ·国外延性设计系数第69-71页
     ·我国延性设计系数第71-76页
     ·国内外延性设计系数比较第76-77页
   ·延性计算方法第77-81页
     ·计算理论第77-78页
     ·不同延性结构类型设计地震力的计算第78-79页
     ·计算说明第79-80页
     ·延性抗震设计流程第80-81页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5章 工程对比分析示例第82-100页
   ·工程对比分析示例第82-90页
     ·桥墩资料第82页
     ·各参数的确定第82-87页
     ·《公路抗规》设计水平地震力计算第87页
     ·修订意见对设计水平地震力计算第87-89页
     ·对比分析第89-90页
   ·抗震设计重要性处理对比第90-98页
     ·设计基准期 T第90页
     ·设计方法第90页
     ·地震力验算公式中各参数的比较第90-93页
     ·地震力计算结果的比较第93-98页
   ·本章小结第98-100页
第6章 结论及建议第100-102页
   ·主要结论第100-101页
   ·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第101-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5页
致谢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开设评价的研究
下一篇:博莱霉素与肺炎双球菌致大鼠肺损伤过程中TGF-β1和VEGF表达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