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光波通信、激光通信论文

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偏振模色散的监测与补偿

第一章 绪论第1-13页
   ·PMD对高速光纤传输系统的性能限制第7-9页
   ·PMD的研究现状第9-11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章节安排第11-13页
     ·论文的主要工作第11-12页
     ·论文的章节安排第12-13页
第二章 PMD及测量第13-27页
   ·光纤中的双折射效应第13-14页
     ·双折射的产生第13页
     ·双折射的描述第13-14页
     ·双折射的频率相关第14页
   ·光的偏振态与数学描述第14-18页
     ·琼斯矢量表示第15-17页
     ·斯托克斯矢量表示第17-18页
   ·偏振模耦合第18页
   ·PMD的定义第18-22页
     ·主偏振态概念第18-19页
     ·差分群时延第19页
     ·统计特性第19-20页
     ·时域表示第20页
     ·频域表示第20-21页
     ·PMD矢量第21-22页
   ·PMD的表征第22页
   ·PMD的矩阵建模第22-24页
   ·PMD的测量原理与方法第24-26页
     ·琼斯矩阵本征分析法(JME)第24-25页
     ·波长扫描法第25页
     ·斯托克斯参数法第25-26页
     ·干涉仪法第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PMD的监测与补偿第27-47页
   ·PMD的监测方法第27-32页
     ·频谱分析法第27-29页
     ·眼图法第29-30页
     ·相位差法第30页
     ·副载波导音法第30-31页
     ·偏振度法第31-32页
   ·PMD的补偿原理与方法第32-46页
     ·PMD补偿的原则第32页
     ·电域补偿方式第32-33页
     ·光电结合补偿方式第33-34页
     ·光域补偿方式第34-38页
     ·补偿方式的比较第38-39页
     ·一阶PMD补偿的两个工作状态第39页
     ·WDM系统中PMD的补偿第39-41页
     ·OSCM系统中PMD的补偿第41-43页
     ·PMD的其它解决方法第43-44页
     ·二阶PMD的补偿第44-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偏振度(DOP)法的仿真与性能分析第47-67页
   ·DOP的定义第47-48页
   ·DOP与DGD的关系推导第48-50页
   ·20Gb/s系统DOP随DGD变化仿真结果第50-54页
     ·系统模型第50-51页
     ·DOP在多种因素作用下随DGD的变化曲线第51-54页
   ·40/80Gb/s系统DOP法性能仿真结果第54-61页
     ·系统模型第54页
     ·自啁啾效应第54-55页
     ·DOP的监测失效概率与传输距离关系第55-57页
     ·DOP法在40Gb/s光纤系统中的性能仿真第57-60页
     ·DOP法在80Gb/s光纤系统中的性能仿真第60-61页
   ·OSCM系统中DOP法的性能研究第61-66页
     ·系统模型第62页
     ·马赫—贞德(MZM)调制器的输出光场第62-63页
     ·系统功率代价与DGD的关系仿真结果第63-64页
     ·DOP与DGD的变化关系仿真结果第64-66页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五章 偏振复用(PM)传输系统的仿真与性能分析第67-89页
   ·偏分复用的形式第67-69页
     ·PBI复用技术第67-68页
     ·信道级偏振复用技术(PM)第68-69页
   ·偏振复用系统数学模型第69-72页
   ·重要抽样方法(IS)第72-83页
     ·原理第72-75页
     ·用IS-MC仿真PMD分布第75-83页
       ·一阶PMD矢量的仿真第75-78页
       ·二阶PMD矢量的仿真第78-81页
       ·IS产生一阶PMD第81-82页
       ·IS产生二阶PMD第82-83页
   ·PMD对PM系统性能影响仿真第83-87页
     ·基本旋转矩阵第83-84页
     ·功率代价与DGD的关系第84-85页
     ·一阶PMD补偿的数学建模第85-86页
     ·失效概率与PMD容限第86-87页
   ·本章小结第87-8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9-91页
   ·研究工作总结第89页
   ·展望第89-91页
致谢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第97-98页
术语表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速光突发模式时钟同步
下一篇:跨文化的管理方案及其适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