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引言 | 第9页 |
·接入网 | 第9-10页 |
·光交换 | 第10-11页 |
·光突发同步的应用背景 | 第11-12页 |
·突发同步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同步概述 | 第13-21页 |
·同步简介 | 第13页 |
·同步的基本类型及相应同步方法 | 第13-15页 |
·载波同步 | 第13-14页 |
·位同步 | 第14页 |
·群同步(帧同步) | 第14页 |
·网同步 | 第14-15页 |
·光传输中的时钟提取与数据再生(CDR) | 第15页 |
·光传输中的突发同步(Burst Synchronization) | 第15-16页 |
·光突发同步的由来及一般特征 | 第15-16页 |
·突发数据结构 | 第16页 |
·突发同步的现有方法 | 第16-20页 |
·相关突发同步技术 | 第16-17页 |
·相关同步原理 | 第17页 |
·同步码的格式 | 第17页 |
·门控振荡法 | 第17-19页 |
·数字环路振荡突发同步技术 | 第19-20页 |
·几种突发同步方法的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雪崩干预突发同步法 | 第21-32页 |
·工作原理 | 第21页 |
·边沿检测电路 | 第21-22页 |
·边沿检测电路工作原理 | 第21-22页 |
·边沿检测如何摆脱带宽限制 | 第22页 |
·限流定时电路(压控时钟生成电路(VCC)) | 第22-27页 |
·限流定时器工作原理 | 第22-25页 |
·重复周期的计算 | 第25-27页 |
·求T1 管截至、T2 管导通的暂稳态宽度T_(m1) | 第25-26页 |
·求TI 管导通、T2 管截至的暂稳态宽度T_(m2) | 第26页 |
·限流定时器重复周期 | 第26-27页 |
·触发同步电路 | 第27-28页 |
·外围稳频环路 | 第28-29页 |
·雪崩干预突发同步法的几点说明 | 第29-32页 |
·无误码传输对系统的要求 | 第29-30页 |
·雪崩干预突发同步电路的变换 | 第30-32页 |
第四章 雪崩干预突发同步法性能的计算分析 | 第32-39页 |
·有关稳频环路的计算 | 第32-36页 |
·分频比 | 第32-33页 |
·VCC 重复周期的计算 | 第33页 |
·环路参数计算 | 第33-36页 |
·雪崩干预突发同步性能计算分析 | 第36-39页 |
·同步建立时间 | 第36-37页 |
·同步保持时间 | 第37页 |
·同步带宽 | 第37页 |
·同步误差对误码率的影响 | 第37-39页 |
第五章 雪崩干预突发同步方法的仿真及分析 | 第39-45页 |
·相位调整单元仿真 | 第39页 |
·稳频环路单元仿真 | 第39页 |
·联合仿真 | 第39-41页 |
·仿真结果 | 第41-43页 |
·雪崩干预突发同步方法与现有方法对比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六章 雪崩干预突发同步法的实验分析 | 第45-64页 |
·雪崩干预突发同步法的电路实现 | 第45-50页 |
·电路组成 | 第45-48页 |
·电路参数的设计和选择 | 第48-49页 |
·雪崩干预突发同步电路的变换实现 | 第49-50页 |
·试验突发信源的设计及电路实现 | 第50-56页 |
·频率源的设计及电路实现 | 第50-51页 |
·伪随机信号 | 第51-53页 |
·m 序列 | 第51-52页 |
·扰码器 | 第52-53页 |
·突发特性的试验模拟 | 第53-56页 |
·电域上的模拟 | 第53-55页 |
·光域上的模拟 | 第55-56页 |
·试验内容 | 第56-63页 |
·试验项目 | 第57页 |
·具体试验过程及结果 | 第57-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第64-65页 |
附图 | 第65-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页 |
个人简历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