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燃料化学工业(总论)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超临界条件下正构烷烃催化裂解和积碳研究

前言第1-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8-22页
   ·引言第8页
   ·吸热型碳氢燃料第8-11页
     ·吸热型燃料的定义第8-9页
     ·吸热型燃料发展的历史及现状第9-10页
     ·热沉的组成第10-11页
   ·超临界状态下正构烷烃的性质第11-19页
     ·超临界状态简介第11-13页
     ·超临界状态下的化学反应第13-15页
       ·超临界流体作为反应介质所具有的优良特性第13-14页
       ·超临界流体对催化裂解反应的影响第14-15页
     ·超临界状态下燃料的宏观热力学性质第15-16页
     ·单组元烃P-T 相图第16-19页
       ·单组元物质P-T 相图的普遍规律第16-17页
       ·单组元直链烃P-T 相图第17-19页
   ·催化裂解的原理第19-21页
     ·催化裂解过程第19页
     ·催化裂解的反应机理第19-21页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第21-22页
第二章 超临界催化裂解反应装置及实验分析方法第22-29页
   ·引言第22页
   ·超临界催化裂解反应装置第22-24页
   ·催化裂解反应操作过程第24-25页
   ·催化裂解实验试剂第25页
   ·超临界催化裂解反应参数的确定第25-26页
   ·超临界催化裂解产物及分析第26-29页
     ·催化裂解产物的分析方法第26-28页
       ·气相产物分析第26-27页
       ·液相产物分析第27-28页
     ·积碳量的计算方法第28-29页
第三章 正癸烷的催化裂解和积碳研究第29-41页
   ·正癸烷的分子结构第29页
   ·正癸烷高压DSC 分析结果第29-30页
   ·催化裂解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0-38页
     ·温度、压力对催化裂解的影响第30-31页
     ·气、液相产物与反应温度之间的关系第31-33页
     ·催化剂积碳的烧碳曲线第33-34页
     ·正癸烷裂解催化剂积碳量第34-35页
     ·催化剂热失重分析结果第35-36页
     ·流速对催化裂解的影响第36-38页
   ·催化裂解机理研究第38-40页
   ·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正十二烷的催化裂解和积碳研究第41-53页
   ·正十二烷的分子结构第41页
   ·正十二烷高压DSC 分析结果第41-42页
   ·催化裂解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2-50页
     ·催化裂解温度、压力对催化裂解的影响第42-43页
     ·气、液相产物与反应温度之间的关系第43-45页
     ·不同压力下二氧化碳量与时间的关系第45-46页
     ·不同压力下催化剂积碳量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第46-48页
     ·催化剂热失重分析结果第48页
     ·流速对催化裂解的影响第48-50页
   ·正十二烷催化裂解和正癸烷催化裂解的比较第50-51页
   ·小结第51-53页
第五章 吸热燃料TJ-02 的催化裂解和积碳研究第53-57页
   ·吸热燃料TJ-02 的组成第53页
   ·TJ-02 的催化裂解和催化脱氢第53-55页
   ·TJ-02 液相产物和气相产物第55-56页
   ·小结第56-57页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第57-59页
   ·结论第57-58页
   ·建议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附录第63-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固定床—固定化氧化亚铁硫杆菌脱除废气中H2S的研究
下一篇:压后压降分析新技术及软件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