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结肠微型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实验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目录第13-16页
第1章 绪论第16-24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6-17页
   ·肠道诊疗装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21页
     ·传统内窥镜第17-18页
     ·胶囊内窥镜第18-19页
     ·肠道微型机器人第19-21页
   ·关键技术及挑战第21-22页
   ·论文内容结构第22-24页
第2章 结肠微型机器人运动技术研究第24-66页
   ·人体结肠生理特性第24-28页
     ·人体结肠生理形态第24-25页
     ·人体结肠解剖结构第25-26页
     ·人体结肠生理运动第26页
     ·结肠组织生物力学第26-28页
   ·运动机构设计第28-41页
     ·运动方式研究第28-31页
     ·驱动方式研究第31-33页
     ·仿尺蠖运动机构设计第33-41页
   ·接触装置设计第41-54页
     ·肠道摩擦力模型第41-43页
     ·实验材料及装置第43-45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5-51页
     ·接触装置设计第51-53页
     ·接触装置研制第53-54页
   ·运动特性分析第54-65页
     ·运动学分析第55-58页
     ·动力学分析第58-61页
     ·临界步距分析第61-63页
     ·运动效率分析第63-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3章 结肠微型机器人无线供能技术研究第66-84页
   ·供能技术第66页
   ·电磁感应原理第66-68页
   ·无线供能技术稳定性研究第68-74页
     ·位置稳定性第68-70页
     ·姿态稳定性第70-72页
     ·频率稳定性第72-74页
   ·无线供能技术传输效率研究第74-79页
     ·发射驱动电路效率第75-76页
     ·线圈间耦合效率第76-78页
     ·接收变换电路效率第78-79页
   ·无线供能系统研制第79-82页
     ·结肠微型机器人功耗分析第79页
     ·发射线圈第79-80页
     ·接收线圈第80-81页
     ·发射驱动电路第81-82页
     ·整流变换电路第82页
   ·本章小结第82-84页
第4章 结肠微型机器人诊疗技术研究第84-104页
   ·系统原理第84页
   ·图像采集系统第84-89页
     ·体内图像采集传输第84-87页
     ·体外图像接收显示第87-88页
     ·全周图像采集系统第88-89页
   ·热疗系统第89-102页
     ·热疗技术第89-93页
     ·热疗装置设计第93-94页
     ·加热线圈测定第94-101页
     ·温度检测电路第101-102页
   ·本章小结第102-104页
第5章 结肠微型机器人通讯控制技术研究第104-118页
   ·第104-106页
     ·无线双向通讯第104页
     ·多核控制系统第104-106页
   ·硬件电路设计第106-110页
     ·通讯电路第106-107页
     ·体内控制电路第107-109页
     ·体外控制电路第109-110页
   ·软件程序设计第110-116页
     ·串口通讯第111-112页
     ·射频数据收发第112-113页
     ·双向通讯设计第113-114页
     ·运动步态控制第114-115页
     ·热疗温度控制第115页
     ·人机界面第115-116页
   ·本章小结第116-118页
第6章 结肠微型机器人实验研究第118-134页
   ·结肠微型机器人样机及其主要性能测试第118-123页
     ·结肠微型机器人样机第118-119页
     ·运动机构测试第119-121页
     ·接触装置测试第121-122页
     ·图像采集测试第122-123页
   ·结肠微型机器人运动性能测试第123-127页
     ·刚性管道运动测试第123-124页
     ·柔性管道运动测试第124-126页
     ·离体肠道运动测试第126-127页
   ·无线供能测试及其电磁安全性分析第127-130页
     ·发射磁场测试第127页
     ·接收功率测试第127-128页
     ·安全性分析第128-130页
   ·结肠微型机器人活体实验第130-132页
   ·本章小结第132-134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134-138页
   ·主要结论第134-136页
     ·主要工作和成果第134-135页
     ·论文创新点第135-136页
   ·研究展望第136-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44页
致谢第144-14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146-148页

论文共1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线传感器网络自适应MAC协议研究
下一篇:高性能网络虚拟化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