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 ·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2页 |
| ·造纸机的分类 | 第12-13页 |
| ·早期的纸机传动方式 | 第13-15页 |
| ·总轴传动 | 第14页 |
| ·直流传动 | 第14-15页 |
| ·目前纸机的主要传动方式:交流变频传动 | 第15页 |
| ·交流变频传动与直流传动的主要区别 | 第15-17页 |
| ·交流变频传动系统的技术发展和未来趋势 | 第17页 |
| ·夹网纸机的传动系统的技术要求 | 第17页 |
| ·本文所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17-18页 |
| 第2章 交流变频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 | 第18-33页 |
|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 | 第19-20页 |
| ·变频调速时电压和频率的协调控制 | 第20-25页 |
| ·频率开环,电压闭环的U/f恒定控制 | 第20-21页 |
| ·频率开环,电压闭环E/f恒定控制(气隙磁通恒定) | 第21-22页 |
| ·频率闭环,交-直-交电压型变频系统 | 第22-23页 |
| ·频率闭环,交-直-交电流型变频系统 | 第23页 |
| ·恒磁通转差频率控制电流型变频系统 | 第23-25页 |
| ·速度链原理 | 第25-26页 |
| ·速度链的定义 | 第25页 |
| ·速度链的设计要求 | 第25页 |
| ·速度链的计算 | 第25-26页 |
| ·负荷分配计算法 | 第26-28页 |
| ·负荷分配原理 | 第26-27页 |
| ·负荷分配的计算 | 第27-28页 |
| ·纸机压光部分(压光机)控制原理 | 第28-29页 |
| ·压光机的基本结构 | 第28页 |
| ·压光机对电气传动的要求 | 第28-29页 |
| ·纸机复卷部分(复卷机)控制原理 | 第29-33页 |
| ·复卷机的构成 | 第29-30页 |
| ·复卷机工作特性 | 第30页 |
| ·张力调节 | 第30-31页 |
| ·纸辊比例阀控制 | 第31-32页 |
| ·前后底辊的剪刀差控制 | 第32-33页 |
| 第3章 谐波的危害与控制 | 第33-38页 |
| ·谐波的定义 | 第33-34页 |
| ·谐波的危害 | 第34-35页 |
| ·引起电压畸变 | 第34页 |
| ·导致电力电缆发热 | 第34页 |
| ·变压器温升升高 | 第34-35页 |
| ·对电动机的影响 | 第35页 |
| ·对电容器的影响 | 第35页 |
| ·对继电保护的影响 | 第35页 |
| ·谐波的治理 | 第35-38页 |
| ·国家标准 | 第35-36页 |
| ·滤波装置 | 第36-38页 |
| 第4章 纸机传动系统的通讯 | 第38-43页 |
| ·RS485标准 | 第38-39页 |
| ·RS485网络结构 | 第38-39页 |
| ·RS485组网技术及其特点 | 第39页 |
| ·现场总线 | 第39-41页 |
| ·PROFIBUS | 第41-42页 |
| ·PROFIBUS的命令传输 | 第41-42页 |
| ·PROFIBUS传输技术 | 第42页 |
| ·纸机传动系统现场总线的选择 | 第42-43页 |
| 第5章 纸机传动系统的实施方案 | 第43-54页 |
| ·纸机参数 | 第43页 |
| ·功能要求 | 第43-44页 |
| ·传动系统供电方案的确定 | 第44-48页 |
| ·变压器的选择 | 第44-45页 |
| ·传动电缆的选择 | 第45-47页 |
| ·对本系统中传动电机轴承电流的限制 | 第47-48页 |
| ·纸机本体各分部的控制方案 | 第48-49页 |
| ·湿部传动控制 | 第48页 |
| ·干部传动控制 | 第48页 |
| ·压光机传动控制 | 第48-49页 |
| ·复卷机传动控制 | 第49页 |
| ·本项目中谐波污染情况及处理 | 第49-54页 |
| 第6章 现场调试 | 第54-57页 |
| 结束语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64页 |
| 附录B 相关标准 | 第64-65页 |
| 附录C 传动电缆的定制标准 | 第65-67页 |
| 附录D 主传动程序流程图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