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写词 | 第1-7页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3页 |
前言 | 第13-16页 |
第一部分 HBc及HBV多表位嵌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 第16-3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6-22页 |
一、 材料 | 第16-17页 |
二、 实验方法 | 第17-22页 |
(一) 、 HBV多表位基因的设计与合成 | 第17-18页 |
(二) 、 脊区基因缺失的HBc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 第18-21页 |
1 、 PCR扩增HBc1~72aa及HBc93~183aa编码序列 | 第18页 |
2 、 脊区基因缺失的HBc基因(HBcdM)的克隆 | 第18-20页 |
3 、 重组克隆的筛选及鉴定 | 第20-21页 |
(三) 、 多表位合成基因(BPT)的克隆及重组子筛选、鉴定 | 第21-22页 |
1 、 PCR扩增多表位基因BPT | 第21页 |
2 、 BPT基因的克隆及重组子筛选、鉴定 | 第21-22页 |
结果 | 第22-29页 |
(一) 基因扩增 | 第22页 |
(二) 脊区缺失的HBc真核表达载体构建与鉴定 | 第22页 |
(三) 多表位基因(BPT)的克隆及重组子筛选、鉴定 | 第22-29页 |
讨论 | 第29-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第二部分 HBc及HBV多表位嵌合基因在哺乳动物细胞NS-1内的表达及其稳定表达细胞株的筛选与鉴定 | 第32-4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2-36页 |
一、 材料 | 第32-34页 |
二、 实验方法 | 第34-36页 |
(一) 真核表达载体pHBcMep转染哺乳动物细胞 | 第34页 |
1 、 质粒pHBcMep的扩增与纯化 | 第34页 |
2 、 基因转染及细胞克隆筛选 | 第34页 |
(二) 嵌合基因HBcMep稳定表达细胞株的筛选 | 第34页 |
(三) 重组NS/HBcMep细胞表达产物鉴定 | 第34-35页 |
1 、 RT-PCR检测 | 第34页 |
2 、 ELISA检测培养上清重组蛋白HBcMep的表达情况 | 第34-35页 |
3 、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转染细胞的表达情况 | 第35页 |
4 、 Western blot检测 | 第35页 |
(四) NK细胞活性检测 | 第35-36页 |
结果 | 第36-41页 |
一、 真核表达载体pHBcMep转染哺乳动物细胞 | 第36-37页 |
1 、 质粒的扩增、纯化与鉴定 | 第36页 |
2 、 pHBcMep转染细胞的筛选与鉴定 | 第36-37页 |
二、 稳定表达重组NS/HBcMep细胞株的筛选和表达产物的鉴定 | 第37-40页 |
1 、 RT-PCR | 第38页 |
2 、 间接免疫荧光 | 第38-39页 |
3 、 Western-Blot | 第39-40页 |
三、 BALB/c小鼠脾细胞对重组NS/HBcMep细胞的NK细胞活性 | 第40-41页 |
讨论 | 第41-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部分 HBc及HBV多表位嵌合基因免疫BALB/c小鼠所诱导的免疫应答研究 | 第44-5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4-48页 |
一、 材料 | 第44-45页 |
二、 实验方法 | 第45-48页 |
(一) 质粒制备与纯化 | 第45页 |
(二) 动物分组与免疫 | 第45页 |
(三) ELISA检测免疫血清抗preS2抗体 | 第45页 |
(四) cELISA检测免疫血清抗HBcMep抗体 | 第45-46页 |
(五) 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小鼠CD_4/CD_8比值 | 第46页 |
(六) LDH法检测免疫小鼠的特异性CTL活性 | 第46-47页 |
1 、 刺激细胞的处理 | 第46页 |
2 、 脾细胞的收获与预处理 | 第46页 |
3 、 LDH法检测CTL活性 | 第46-47页 |
(七) 安全性试验 | 第47-48页 |
结果 | 第48-54页 |
(一) 质粒的扩增、纯化及鉴定 | 第48页 |
(二) ELISA检测免疫血清抗preS2抗体 | 第48-49页 |
(三) cELISA检测免疫血清抗HBcMep抗体 | 第49-50页 |
(四) 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小鼠CD_4/CD_8比值 | 第50-51页 |
(五) LDH法检测免疫小鼠的特异性CTL活性 | 第51页 |
(六) 安全性试验 | 第51-54页 |
讨论 | 第54-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综述 | 第65-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附录: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