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TAC技术的蓄热式高温空气发生器实验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7页 |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 第10-11页 |
·高温空气燃烧(HTAC)技术概述 | 第11-20页 |
·蓄热式燃烧技术的发展历程 | 第11-13页 |
·HTAC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13-15页 |
·HTAC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基于HTAC技术的生物质高温空气燃气化系统 | 第20-25页 |
·基于HTAC的高温空气气化技术 | 第20-21页 |
·生物质MEET燃气化系统 | 第21-23页 |
·生物质MEET燃气化系统的特性 | 第23-25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5-27页 |
第二章 蓄热式高温空气发生器及其关键技术 | 第27-32页 |
·生物质高温空气燃气化系统的核心装置 | 第27-28页 |
·蓄热式高温空气发生器 | 第27-28页 |
·卵石床高温空气气化器 | 第28页 |
·蓄热式高温空气发生器的关键技术 | 第28-32页 |
·实现“极限”余热回收的蓄热装置 | 第28-30页 |
·超低NO_x燃烧技术 | 第30-31页 |
·高频换向阀 | 第31-32页 |
第三章 蓄热式高温空气发生器实验系统 | 第32-38页 |
·试验装置简介 | 第32-35页 |
·实验方法 | 第35页 |
·系统性能评价指标 | 第35-38页 |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8-66页 |
·蜂窝型陶瓷蓄热体的换热规律与换热性能 | 第38-48页 |
·蜂窝型陶瓷蓄热体的换热规律 | 第38-45页 |
·蜂窝型陶瓷蓄热体换热性能计算 | 第45-48页 |
·高温低氧条件下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排放 | 第48-54页 |
·燃烧过程中NO_x的形成机理和控制方法 | 第48-52页 |
·实验中NO_x排放结果及分析 | 第52-54页 |
·切换周期的选择 | 第54-55页 |
·系统热平衡测定及热效率的计算 | 第55-61页 |
·热平衡计算 | 第55-60页 |
·系统热效率 | 第60页 |
·热平衡测定结果 | 第60-61页 |
·系统评价与讨论 | 第61-66页 |
·系统运行评价 | 第61-62页 |
·系统存在的缺陷 | 第62页 |
·送风系统的改造 | 第62-65页 |
·其它改进意见 | 第65-66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已发表论文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