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化学论文

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学案”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第11-15页
   ·问题提出的背景分析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第12-13页
   ·研究的意义第13-14页
   ·研究的目的和任务第14-15页
2 “教学案”的理论基础第15-23页
   ·“教学案”概念的界定第15页
   ·“教学案”的特点第15-19页
     ·“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第15-16页
     ·以学定教,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第16页
     ·重视“教学生学”的研究第16-18页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第16-17页
       ·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第17-18页
       ·促进学生合作交流第18页
     ·体现了教学的“预设”与“生成”第18页
     ·促进师生形成良好的反思意识及终身学习的意识第18-19页
   ·“教学案”的理论依据第19-23页
     ·认知结构理论第19-20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0-21页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第21-23页
3 “教学案”的功能第23-25页
   ·指导学生预习,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预设第23页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第23页
   ·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第23页
   ·增强了教师“教”的指向与学生“学”的指向,确保高效的 “学”与“教”第23-24页
   ·增强了教师反思与终身学习的意识第24-25页
4 “教学案”的设计第25-34页
   ·“教学案”的主要内容第25-30页
   ·“教学案”设计的原则第30-34页
     ·以学定教第30-31页
     ·学法渗透第31页
     ·问题设置注重知识的生长第31-32页
     ·确保学生的参与性第32页
     ·评价多样化第32页
     ·注重系统性第32-34页
5 “教学案”的使用第34-39页
   ·“教学案”实施的基本操作程序第34页
   ·“教学案”的使用第34-39页
     ·指导学生据案预习、强化自学第34-35页
     ·用于课堂中的“学”与“教”第35-38页
       ·鼓励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尝试解决问题第35-37页
       ·指导学生回顾总结,强化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第37页
       ·扣标整合,构建知识网络第37-38页
     ·反思学习过程,完善认知结构第38-39页
6 “教学案”设计和应用的实验研究第39-45页
   ·实验设计第39-40页
     ·“教学案”基本模式的设计第39页
     ·样本的确定第39页
     ·实验模式第39-40页
     ·实验的测量第40页
   ·实验的实施第40页
   ·实验结论第40-43页
     ·数据分析第40-42页
     ·个案访谈摘录第42-43页
     ·结论第43页
   ·问题与反思第43-45页
     ·实施中存在的影响因素第43-44页
     ·尚有待研究的问题第44-45页
注释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附录第48-59页
 附录1 教学案第48-54页
 附录2 前、后测 A、B 卷第54-59页
致谢第59-6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手性可聚合单体的合成及其聚合反应的研究
下一篇:盐芥和拟南芥硫氧还蛋白在氧化胁迫中的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