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0-25页 |
| 1 细胞的胁迫应答 | 第10页 |
| 2 硫氧还蛋白及硫氧还蛋白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第10-19页 |
| ·硫氧还蛋白的结构构象 | 第10-11页 |
| ·硫氧还蛋白的定位分类 | 第11-13页 |
| ·硫氧还蛋白h(TRXh) | 第11页 |
| ·叶绿体硫氧还蛋白(cpTRX) | 第11-12页 |
| ·线粒体硫氧还蛋白 | 第12-13页 |
| ·硫氧还蛋白系统的结构及组成 | 第13-15页 |
| ·依赖于 NADPH 的硫氧还蛋白系统 | 第13页 |
| ·依赖于铁氧还蛋白的硫氧还蛋白系统 | 第13-15页 |
| ·硫氧还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和组织特异性表达 | 第15页 |
| ·硫氧还蛋白的功能 | 第15-19页 |
| ·硫氧还蛋白在植物细胞抗氧化防御中的功能 | 第15-17页 |
| ·硫氧还蛋白促进生长和抑制细胞凋亡的功能 | 第17-18页 |
| ·生长因子的作用 | 第17-18页 |
| ·抑制凋亡的作用 | 第18页 |
| ·硫氧还蛋白对细胞信号的传导作用 | 第18-19页 |
| ·结论及展望 | 第19页 |
| 3 盐芥作为耐盐研究的模式植物 | 第19-21页 |
| 4 蛋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 第21-22页 |
| 5 定点突变技术 | 第22页 |
| 6 绿色荧光蛋白GFP简介 | 第22-25页 |
| 第二部分 实验论文 | 第25-44页 |
| 1 实验材料 | 第25-26页 |
| ·植物材料 | 第25页 |
| ·菌种 | 第25页 |
| ·酶及化学试剂 | 第25页 |
| ·培养基 | 第25-26页 |
| ·主要设备 | 第26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26-33页 |
| ·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 | 第26-27页 |
| ·碱裂解法质粒的提取 | 第27-28页 |
| ·PCR 扩增获取目的基因 | 第28-29页 |
| ·GeneClean 方法从琼脂糖凝胶上回收再扩增cDNA 片段 | 第29-30页 |
| ·连接 | 第30页 |
| ·ThTRXh -GST 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0-31页 |
| ·ThTRX h -GST 融合蛋白的表达以及检测 | 第31页 |
| ·植物表达载体 ThTRXh-EGFP 的构建 | 第31页 |
| ·农杆菌感受态的制备及转化 | 第31-32页 |
| ·农杆菌质粒的提取与鉴定 | 第32页 |
| ·花序侵染法转化拟南芥 | 第32-33页 |
| ·ThTRXh 的细胞定位观察 | 第33页 |
| ·突变体的表型分析 | 第33页 |
|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3-44页 |
| ·ThTRXh-GST 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 | 第33-37页 |
| ·致突变 PCR 扩增获取目的基因 | 第33-34页 |
| ·致突变 PCR 后连接KS 载体送上海博亚生物公司测序利用CLUSTAL 软件进行分析 | 第34-35页 |
| ·酶切鉴定 | 第35-36页 |
| ·融合蛋白的表达 | 第36-37页 |
| ·ThTRXh 的亚细胞定位 | 第37-40页 |
| ·AtTRXh 突变体和ThTRX 过量表达株系表性检测 | 第40-42页 |
| ·讨论 | 第42-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52页 |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