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分类学(系统动物学)论文

中国小丽螺(腹足纲:坚齿螺科)系统学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第一章 引言第13-25页
 1 腹足纲概述第13-16页
   ·腹足纲的主要类群第13页
   ·腹足纲的系统学第13-15页
   ·小丽螺的研究概况第15-16页
 2 陆生贝类形态分类研究方法第16-21页
   ·陆生贝类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第16-19页
   ·贝壳的基本构造及术语第19-20页
   ·软体部分(生殖系统)形态及分类术语第20-21页
 3 系统发育分类学第21-23页
   ·系统发育分类学的定义及其产生背景第21-22页
   ·系统发育树第22页
   ·系统发育树构建算法第22-23页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3-25页
第二章 中国小丽螺的厘清与修订第25-51页
 1 材料和方法第25-26页
   ·标本来源第25页
   ·标本处理第25-26页
 2 中国小丽螺系统学第26-51页
   ·原有种类形态观察和重新描述第27-39页
   ·中国小丽螺的修订及新种记述第39-51页
第三章 小丽螺及相关类群基于 COⅠ基因的系统发育关系第51-7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1-58页
   ·材料第51-53页
   ·方法第53-57页
   ·数据处理第57-5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8-72页
   ·DNA 提取、COⅠ基因扩增及测序第58-59页
   ·小丽螺及相关类群 COⅠ基因序列分析第59-70页
   ·小丽螺及相关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第70-72页
 3 问题与讨论第72-75页
   ·实验方法和实验材料第72-73页
   ·小丽螺及相关类群的序列组成和分子进化特征第73-74页
   ·三种方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比较第74-75页
第四章 结论第75-78页
 1 中国小丽螺已记录种的厘定和重新描述第75页
 2 中国小丽螺属级和种级分类单元的修订第75-76页
 3 中国小丽螺的分子支序系统学第76-77页
 4 建立了中国小丽螺物种数据库第77页
 5 存在的问题和设想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附图第82-96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6-97页
致谢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拟南芥中响应草酸胁迫的APX1基因及TMS1基因的功能分析
下一篇:万寿菊试管开花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