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写词 | 第1-11页 |
摘要 | 第11-13页 |
Abstract | 第13-1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6-27页 |
1 植物离体繁殖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植物离体繁殖的方式 | 第17页 |
·影响植物离体繁殖的因素 | 第17-18页 |
·植物离体繁殖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2 植物试管开花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植物试管开花 | 第19-20页 |
·植物成花的分子机制 | 第20-21页 |
3 菊科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菊科植物快繁技术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菊科植物试管开花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4 植物 LFY 和 cab 基因研究进展 | 第24-26页 |
·LFY 基因研究进展 | 第24-25页 |
·cab 基因研究进展 | 第25-26页 |
5 本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26-27页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26页 |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万寿菊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27-39页 |
第一节 万寿菊试管苗的诱导、增殖与生根培养 | 第27-3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7-28页 |
·材料 | 第27页 |
·方法 | 第27-28页 |
·培养条件 | 第28页 |
·数据的记录与分析 | 第2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8-31页 |
·万寿菊试管苗的增殖培养 | 第28-31页 |
·万寿菊试管苗的生根培养 | 第31页 |
3 讨论 | 第31-32页 |
·低浓度的激素和白糖促进万寿菊试管苗的增殖 | 第31-32页 |
·万寿菊离体培养中的玻璃化现象 | 第32页 |
第二节 万寿菊试管苗玻璃化现象的研究 | 第32-3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2-34页 |
·材料 | 第32页 |
·方法 | 第32-33页 |
·培养条件 | 第33页 |
·数据分析 | 第33-3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4-37页 |
·白糖浓度对万寿菊试管苗玻璃化的影响 | 第34页 |
·MS 培养基中 NH4NO3对万寿菊试管苗玻璃化的影响 | 第34-35页 |
·活性炭浓度对万寿菊试管苗玻璃化的影响 | 第35页 |
·青霉素 G 钠对万寿菊试管苗玻璃化的影响 | 第35-36页 |
·光照时间对万寿菊试管苗玻璃化的影响 | 第36-37页 |
3 讨论 | 第37-39页 |
·糖和活性炭能有效抑制万寿菊试管苗的玻璃化现象 | 第37页 |
·NH4NO3和青霉素 G 钠促进万寿菊试管苗玻璃化 | 第37页 |
·光照时间对万寿菊试管苗玻璃化的作用 | 第37-39页 |
第三章 万寿菊试管开花研究 | 第39-4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0页 |
·材料 | 第39页 |
·方法 | 第39-40页 |
·培养条件 | 第40页 |
·数据的记录与统计 | 第4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0-44页 |
·不同 KH2PO4倍数对万寿菊试管苗花芽诱导的影响 | 第40-41页 |
·不同浓度 KT 对万寿菊试管苗花芽诱导的影响 | 第41-42页 |
·不同浓度 GA3对万寿菊试管苗花芽诱导的影响 | 第42页 |
·PP333与白糖综合作用对万寿菊试管苗花芽诱导的影响 | 第42-44页 |
3 讨论 | 第44-46页 |
·KH2PO4抑制万寿菊试管苗花芽分化 | 第44-45页 |
·KT 和 GA3对万寿菊试管苗花芽诱导具有不同的作用 | 第45页 |
·多因子促进万寿菊试管开花 | 第45页 |
·材料的生根作用促进万寿菊试管苗花芽诱导 | 第45-46页 |
第四章 万寿菊 LFY 和 cab 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6-78页 |
第一节 万寿菊 LFY 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6-6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6-49页 |
·材料 | 第46-47页 |
·方法 | 第47-4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9-61页 |
·万寿菊试管苗总 RNA 的提取 | 第49页 |
·万寿菊 LFY 基因 cDNA 保守区的克隆 | 第49-50页 |
·万寿菊 LFY 基因 3′RACE | 第50-51页 |
·万寿菊 LFY 基因 5′RACE | 第51-52页 |
·万寿菊 LFY 基因全长序列拼接及分析 | 第52-54页 |
·万寿菊 LFY 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54-61页 |
3 讨论 | 第61-63页 |
·万寿菊 LFY 基因 cDNA 全长克隆的难点分析 | 第61-62页 |
·万寿菊 LFY 蛋白具有多重功能 | 第62页 |
·万寿菊 LFY 蛋白具有丰富的磷酸化位点 | 第62页 |
·万寿菊 LFY 基因克隆的意义 | 第62-63页 |
第二节 万寿菊 cab 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63-7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3-65页 |
·材料 | 第63页 |
·方法 | 第63-6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5-77页 |
·万寿菊 cab 基因 cDNA 保守区的克隆 | 第65-66页 |
·万寿菊 cab 基因 3′RACE | 第66页 |
·万寿菊 cab 基因 5′RACE | 第66-67页 |
·万寿菊 cab 基因开放阅读框 | 第67-68页 |
·万寿菊 cab 基因全长序列拼接及分析 | 第68-70页 |
·万寿菊 cab 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70-77页 |
3 讨论 | 第77-78页 |
·CAB 蛋白的跨膜转运与定位 | 第77页 |
·万寿菊 cab 基因是光系统 II 中的 lhcb2 基因 | 第77-78页 |
第五章 万寿菊试管苗花芽分化过程中 LFY 和 cab 基因的定量表达分析 | 第78-89页 |
第一节 万寿菊花芽分化过程中 LFY 基因的定量表达分析 | 第78-84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79-80页 |
·材料 | 第79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79页 |
·方法 | 第79-8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80-83页 |
·万寿菊花芽分化过程中不同时期材料总 RNA 提取 | 第80-81页 |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81页 |
·内参基因 18S rRNA 和目的基因 LFY 的特异性扩增 | 第81-82页 |
·万寿菊花芽分化过程中 LFY 基因的相对定量表达分析 | 第82-83页 |
3 讨论 | 第83-84页 |
·万寿菊 LFY 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 | 第83页 |
·LFY 基因具有决定和维持花分生组织的作用 | 第83-84页 |
第二节 万寿菊花芽分化过程中 cab 基因的定量表达分析 | 第84-89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84-85页 |
·材料 | 第84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84页 |
·方法 | 第84-8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85-87页 |
·荧光实时 PCR 扩增 cab 基因的参数分析 | 第85-86页 |
·万寿菊花芽分化过程中 cab 基因的相对定量表达分析 | 第86-87页 |
3 讨论 | 第87-89页 |
·低水平的 cab 促进成花诱导 | 第87页 |
·cab 与花的发育 | 第87-89页 |
第六章 小结 | 第89-93页 |
1 万寿菊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89-90页 |
2 万寿菊试管开花 | 第90页 |
3 万寿菊 LFY 和 cab 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90-91页 |
4 万寿菊花芽分化过程中 LFY 和 cab 基因的定量表达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02页 |
附录 1 图版及图版说明 | 第102-104页 |
Appendix 1 Plates & Explanation | 第104-110页 |
附录 2 万寿菊 LEAFY 基因序列登录 GenBank 信息 | 第110-113页 |
附录 3 万寿菊 CAB 蛋白基因序列登录 GenBank 信息 | 第113-115页 |
致谢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