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桥施工监测监控中的温度因素影响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论文的选题、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9-10页 |
·斜拉桥发展概况 | 第10-14页 |
·斜拉桥国内外发展史概述 | 第10-12页 |
·斜拉桥的分类及特点 | 第12-13页 |
·斜拉桥的现状及前景 | 第13-14页 |
·斜拉桥施工控制的发展与现状 | 第14-16页 |
·施工控制系统概述 | 第14-15页 |
·斜拉桥施工控制的方法 | 第15页 |
·斜拉桥的施工监测 | 第15-16页 |
·环境温度对桥梁结构的影响 | 第16-19页 |
·温度对桥梁的影响 | 第16-17页 |
·国内外对温度影响的研究 | 第17-19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9-21页 |
第2章 温度场效应基本理论 | 第21-37页 |
·温度效应的计算原理 | 第21-23页 |
·确定各部分结构的非线性温度梯度模式 | 第21-22页 |
·计算温度等效荷载 | 第22-23页 |
·热传导基本理论 | 第23-26页 |
·导热微分方程 | 第23-24页 |
·边界条件 | 第24-25页 |
·初始条件 | 第25-26页 |
·有限元求解理论 | 第26-28页 |
·温度荷载的形成,分类与特点 | 第28-30页 |
·温度分布与温度荷载的特点 | 第28页 |
·混凝土温度荷载的特点及分类 | 第28-30页 |
·国内外设计标准中有关温度荷载的规定 | 第30-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温度场实测与数据分析 | 第37-66页 |
·工程概况 | 第37-42页 |
·概述 | 第37页 |
·铁锣坪大桥技术参数 | 第37-42页 |
·短期(昼夜)温度效应测试 | 第42-51页 |
·温度效应测试 | 第42-44页 |
·主梁温度场的测试结果及数据分析 | 第44-48页 |
·主梁温度场测试数据分析 | 第48-51页 |
·索塔温度场的测试结果及数据分析 | 第51-55页 |
·索塔温度场的测试结果 | 第51-54页 |
·索塔温度场测试数据分析 | 第54-55页 |
·主梁梁底标高测试结果及数据分析 | 第55-59页 |
·主梁梁底标高测试结果 | 第55-56页 |
·主梁梁底标高测试数据分析 | 第56-59页 |
·索力测试结果及数据分析 | 第59-60页 |
·索力测试结果 | 第59页 |
·索力测试数据分析 | 第59-60页 |
·塔顶偏位测试结果及数据分析 | 第60-65页 |
·塔顶偏位测试结果 | 第60-62页 |
·塔顶偏位测试数据分析 | 第62-65页 |
·本章小节 | 第65-66页 |
第4章 工程建模计算分析 | 第66-78页 |
·有限元分析模型 | 第66-69页 |
·公路桥梁结构设计系统GQJS简介 | 第66-67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67-69页 |
·短期(昼夜)温差效应计算 | 第69-73页 |
·主梁和索塔截面的温度分布 | 第69-71页 |
·温度效应的理论分析 | 第71-73页 |
·季节温差效应计算 | 第73-75页 |
·骤然降温效应计算 | 第75-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 第78页 |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