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 | 第11-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数据管理和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数据组织与管理 | 第15-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进展 | 第19-27页 |
·LBS | 第19-21页 |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 | 第21-24页 |
·移动地理信息系统 | 第24-25页 |
·移动三维地图 | 第25-27页 |
第三章 移动三维地图理论和技术基础 | 第27-37页 |
·LBS 相关理论和技术 | 第27-30页 |
·LBS 的基本概念 | 第27-28页 |
·LBS 与GIS 的关系 | 第28页 |
·LBS 的组成部分 | 第28-30页 |
·LBS 的分类 | 第30页 |
·虚拟现实相关理论和技术 | 第30-32页 |
·虚拟现实技术定义及其特征 | 第30-31页 |
·虚拟现实技术的类型 | 第31-32页 |
·虚拟现实系统的构成 | 第32页 |
·分布式虚拟地理环境相关理论和技术 | 第32-33页 |
·GPRS 相关理论和技术 | 第33-34页 |
·OPENFLIGHT 文件格式 | 第34-35页 |
·VRML 简介 | 第35-37页 |
第四章 移动三维地图系统设计 | 第37-44页 |
·移动三维地图系统设计目标 | 第37-38页 |
·虚拟场景观察模式 | 第37-38页 |
·信息查询 | 第38页 |
·三维模型及相关数据 | 第38页 |
·系统中三维虚拟地图的设计原则 | 第38-39页 |
·移动三维地图系统主要功能设计 | 第39-41页 |
·功能设计思想 | 第39-40页 |
·主要功能 | 第40-41页 |
·移动三维地图系统结构设计 | 第41-44页 |
·客户端 | 第42页 |
·服务器端 | 第42-43页 |
·数据库端 | 第43-44页 |
第五章 三维模型建立 | 第44-51页 |
·三维模型建立方法 | 第44-47页 |
·建模过程 | 第47-48页 |
·地标的设计与应用 | 第48-51页 |
·地标设计原则 | 第48-49页 |
·地标的应用 | 第49-51页 |
第六章 移动三维地图关键技术研究 | 第51-71页 |
·关键技术问题 | 第51-52页 |
·三维模型可见性选择处理 | 第52-62页 |
·三维模型可见性选择方法概述 | 第52-54页 |
·移动三维地图模型可见性选择实现方法设计 | 第54-57页 |
·入口选择计算 | 第57-61页 |
·三维模型可见性选择实现 | 第61-62页 |
·三维模型细节层次(LOD)处理 | 第62-71页 |
·LOD 处理技术简介 | 第62-64页 |
·LOD 建模技术要点 | 第64-66页 |
·LOD 模型多分辨率引擎 | 第66-69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9-71页 |
第七章 移动三维地图原型系统实现 | 第71-80页 |
·移动三维地图用户界面设计 | 第71-73页 |
·移动设备终端用户界面设计概述 | 第71页 |
·移动设备终端用户界面设计原则 | 第71-73页 |
·移动三维地图系统原型实现结果 | 第73-80页 |
·开发环境 | 第73页 |
·Windows Mobile 及其软件开发模式简介 | 第73-74页 |
·移动三维地图系统原型及实例展示 | 第74-80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3页 |
·研究结论 | 第80-81页 |
·研究创新 | 第81页 |
·研究展望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