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概述 | 第8-9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贡献 | 第9-10页 |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0-11页 |
·小结 | 第11-12页 |
第2章 P2P 网络概述 | 第12-21页 |
·P2P 网络的概念及特点 | 第12-14页 |
·P2P 网络的概念 | 第12-13页 |
·P2P 技术的特点 | 第13-14页 |
·P2P 网络的拓扑结构概述 | 第14-19页 |
·中心化拓扑结构(Centralized Topology ) | 第14-15页 |
·全分布式非结构化拓扑结构(Decentralized Unstructured Topology) | 第15-17页 |
·全分布式结构化拓扑结构(Decentralized Structured Topology) | 第17-19页 |
·半分布式拓扑结构(Partially Decentralized Topology) | 第19页 |
·小结 | 第19-21页 |
第3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第21-30页 |
·P2P 计算和逻辑覆盖网(OVERLAY NETWORK) | 第21-22页 |
·基于非结构化的P2P OVERLAY 网络的优化 | 第22-29页 |
·基于拓扑特性的Overlay 优化 | 第22-24页 |
·基于底层网络信息的Overlay 优化 | 第24-26页 |
·基于角色区分的Overlay 优化 | 第26-27页 |
·基于被请求内容的Overlay 优化 | 第27-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GNUTELLA 协议和SMALL WORLD 模型 | 第30-33页 |
·GNUTELLA 协议定义 | 第30-31页 |
·SMALL WORLD 模型及其应用 | 第31-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5章 IGP2P 模型 | 第33-46页 |
·IGP2P 模型的研究目的 | 第33-34页 |
·IGP2P 网络模型体系结构 | 第34-35页 |
·IGP2P 搜索策略 | 第35-42页 |
·组内搜索 | 第36-37页 |
·跨组搜索 | 第37-38页 |
·缓冲池(Cache)策略 | 第38-41页 |
·IGP2P 搜索流程图 | 第41-42页 |
·节点的加入和退出策略 | 第42-44页 |
·节点的加入 | 第42-43页 |
·叶子节点的退出 | 第43页 |
·中心节点的退出和推举策略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6页 |
第6章 仿真测试 | 第46-55页 |
·δ测试 | 第46-48页 |
·CACHE 测试 | 第48-49页 |
·与GUTELLA 比较测试 | 第49-54页 |
·资源查找成功率比较测试 | 第50-51页 |
·节点处理分包量比较测试 | 第51-52页 |
·网络延迟比较测试 | 第52-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