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立法质量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导论:问题、研究方法及对象 | 第8-12页 |
一、问题的缘起 | 第8-9页 |
二、研究方法及对象 | 第9-10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二) 研究对象概况及材料 | 第10页 |
三、文章结构与研究安排 | 第10-12页 |
第二章 地方立法质量的评价体系及标准 | 第12-16页 |
一、“地方立法质量”释义 | 第12页 |
二、地方立法质量的评价体系及标准 | 第12-16页 |
(一) 合法性标准 | 第13页 |
(二) 可操作性标准 | 第13-14页 |
(三) 技术性标准 | 第14页 |
(四) 体现地方特色标准 | 第14-15页 |
(五) 可持续发展标准 | 第15-16页 |
第三章 影响地方立法质量的因素 | 第16-22页 |
一、地方立法主体 | 第16-17页 |
(一) 我国地方立法主体范围 | 第16页 |
(二) 我国地方立法主体与地方立法质量关系探析 | 第16-17页 |
二、地方立法权限 | 第17-19页 |
(一) 立法体制与立法权限 | 第18页 |
(二) 我国地方立法权限 | 第18-19页 |
三、地方立法程序 | 第19-20页 |
四、地方立法技术 | 第20-22页 |
第四章 我国地方立法质量的现状及问题描述 | 第22-32页 |
一、地方立法的形式主义与地方立法质量 | 第22-26页 |
(一) 地方立法中的保守性和被动性 | 第22-23页 |
(二) 大量重复立法 | 第23-24页 |
(三) 体例和结构上“贪大求全” | 第24-25页 |
(四) 地方特色的萎缩 | 第25-26页 |
二、地方立法中的抵触、冲突与地方立法质量 | 第26-27页 |
(一) 地方立法与中央立法的抵触 | 第27页 |
(二) 地方立法中的区域冲突 | 第27页 |
三、地方保护主义与地方立法质量 | 第27-32页 |
(一) 立法地方保护主义的现实危害 | 第28-30页 |
(二) 遏制立法地方保护主义 | 第30-31页 |
(三) 部门利益倾向与地方立法质量 | 第31-32页 |
第五章 我国地方立法质量提高的途径 | 第32-42页 |
一、加强地方立法主体建设 | 第32-33页 |
(一) 加强立法主体的思想建设 | 第32-33页 |
(二) 加强立法主体的素质建设 | 第33页 |
二、明确地方立法权限 | 第33-36页 |
(一) 明确我国地方立法权限的法律依据 | 第33-34页 |
(二) 我国地方立法权限划分的原则 | 第34-35页 |
(三) 我国地方立法权限划分的具体内容 | 第35-36页 |
三、完善地方立法程序 | 第36-42页 |
(一) 完善地方立法规划编制程序 | 第36-37页 |
(二) 完善地方立法由法案到法的程序 | 第37-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