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族工作论文

胡锦涛民族理论探析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导论第8-14页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8-9页
  1、研究背景第8页
  2、研究意义第8-9页
 (二) 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9-11页
  1、研究现状第9-11页
  2、研究方法第11页
 (三) 论文结构和创新点第11-14页
  1、论文结构第12-13页
  2、论文的创新点第13-14页
第一章 胡锦涛民族理论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和理论渊源第14-26页
 一、胡锦涛民族理论的时代背景第14-17页
  (一) 国际形势和世界民族问题趋势发生深刻变化第14页
  (二) 全球化趋势对世界民族问题产生深远影响第14-15页
  (三) 新世纪我国民族问题发展的新态势第15-17页
 二、胡锦涛民族理论的实践基础第17-19页
  (一) 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实践的新探索第17-19页
  (二) 胡锦涛同志个人的亲身经历第19页
 三、胡锦涛民族理论的理论渊源第19-26页
  (一) 民族和民族问题理论第20-22页
  (二) 民族平等团结理论第22-23页
  (三) 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第23-24页
  (四)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理论第24-26页
第二章 胡锦涛民族理论的基本内容、主要特征和主要创新点第26-44页
 一、胡锦涛民族理论的基本内容第26-37页
  (一) 民族问题是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第26-29页
  (二) 把民族工作提高到党和人民事业全局的高度第29-30页
  (三) 坚持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第30-33页
  (四)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第33-35页
  (五)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35-37页
 二、胡锦涛民族理论的主要特征第37-40页
  (一) 胡锦涛民族理论的时代性第37页
  (二) 胡锦涛民族理论的创新性第37-38页
  (三) 胡锦涛民族理论的科学性第38-39页
  (四) 胡锦涛民族理论的实践性第39-40页
 三、胡锦涛民族理论的主要创新点第40-44页
  1、提出民族定义“六要素”论第40-41页
  2、提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第41页
  3、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第41-42页
  4、首次提出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主题第42-44页
第三章 胡锦涛民族理论的理论价值、现实意义和方法论启迪第44-53页
 一、胡锦涛民族理论的理论价值第44-46页
  (一) 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第44页
  (二) 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第44-45页
  (三) 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第45-46页
  (四) 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46页
 二、胡锦涛民族理论的现实意义第46-48页
  (一) 它是新时期我国民族工作的行动指南第46-47页
  (二) 它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第47页
  (三) 它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有力武器第47-48页
  (四) 它在国际社会具有现实启示意义第48页
 三、胡锦涛民族理论的方法论启迪第48-53页
  (一) 坚持理论和实际的统一第49页
  (二) 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统一第49-50页
  (三) 坚持民族和世界的统一第50-51页
  (四) 坚持科学和价值的统一第51-53页
结语第53-54页
参考资料第54-57页
 (一) 著作类第54-56页
 (二) 论文类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近代甘肃留学生研究
下一篇:我国地方立法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