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时空矛盾下的古城更新模式初探--以会泽古城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研究目的第10页
   ·研究的范畴第10-12页
   ·研究的框架第12-13页
第二章 时空观与古城更新——概念解析第13-28页
   ·时空观念沿革第13-18页
     ·时间概念解读第13-14页
     ·空间概念解读第14-15页
     ·时空观念的历史沿革第15-16页
     ·中国人的时空观念第16-18页
   ·时空观在建筑艺术中的渗透第18-20页
     ·序列第18页
     ·虚与实第18-19页
     ·人本主义——以人的感知为尺度创造空间第19-20页
   ·当代时空矛盾下的古城发展第20-26页
     ·时空矛盾的提出第20-24页
     ·时空矛盾下的古城更新第24-26页
   ·小结——呼唤记忆的城市第26-28页
第三章 时空观念下古城更新的多维度思考第28-45页
   ·相关古城保护理论研究与发展动态第28-33页
     ·国外古城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第28-30页
     ·我国古城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第30-33页
   ·古城更新的多维度思考第33-36页
     ·社会学角度: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第33页
     ·视觉艺术角度:艺术的生活化第33-35页
     ·哲学角度:斐伏尔的日常性建构理论第35-36页
   ·时空观念下古城更新框架构件第36-43页
     ·时间——新与旧的结合第36-38页
     ·空间——双尺度城市的建构第38-41页
     ·时空矛盾下古城有机更新:历史与未来共生第41-43页
   ·小结——让城市的过去与现在对话第43-45页
第四章 时空观念下古城更新案例分析第45-58页
   ·大理古城保护更新设计第45-49页
     ·大理古城沿革:原真性与假古董第45-46页
     ·时空矛盾的具体表现第46-47页
     ·更新方式第47-49页
     ·案例评析——时间矛盾下的整合第49页
   ·束河古镇——在不同空间下开展的开发与保护第49-52页
     ·束河古城沿革及现状第49-50页
     ·时空矛盾的具体表现第50页
     ·保护更新方式第50-51页
     ·案例评析——空间矛盾下的更新第51-52页
   ·日本传统街区——关于社区活力的营造第52-57页
     ·"双赢"的神奇故事第52-53页
     ·岐阜县古川町的社区营造第53-57页
     ·案例评析——日本传统街区重生的故事第57页
   ·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会泽古城的更新更新模式第58-79页
   ·辉煌光泽下会泽古城的过去第58-63页
     ·古城的历史第58-59页
     ·古城的平面布局第59页
     ·众多的会馆庙宇第59-61页
     ·独特的民居形式第61-62页
     ·多元古城文化第62-63页
   ·时空矛盾下会泽古城的现在第63-65页
     ·物质、文化、生活方式的改变第63-65页
     ·古城保护面临的社会问题第65页
   ·渐进更新的未来第65-69页
     ·空间——整体控制,和谐更新第65-66页
     ·时间——新旧共存,渐进更新第66-67页
     ·时空矛盾下古城活力的营造第67-68页
     ·明天的古城意象第68-69页
   ·渐进更新的设计手法——城市意像与古城更新第69-75页
     ·标志——有故事的城第69-70页
     ·街道——步行区域的完善第70-72页
     ·节点——组织城市生活的街区、广场第72页
     ·边界——城市边界空间的营造第72-74页
     ·区域——双尺度空间的营造第74-75页
   ·其它成功经验的借鉴第75-77页
     ·联合开发第75页
     ·公众参与第75-76页
     ·传统民俗文化第76-77页
   ·小结第77-79页
     ·会泽古城更新框架建构第77-78页
     ·2050年看今天的会泽——来自未来的回忆第78-79页
第六章 结论——时空矛盾下的古城更新之道第79-82页
   ·时空矛盾下:西部地区的古城更新第79-80页
     ·时间——新与旧的结合,形成有"故事"的城第79页
     ·空间——运用城市设计手段,让城市的过去与现在对话第79-80页
     ·多方面营造古城未来活力第80页
   ·结语——我们一直在仰望天空第80-82页
致谢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5页
附录A 图表说明第85-87页
附录B 发表论文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乡土景观营造要素研究初步
下一篇:大学校园演变、更新--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