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近代、现代语法论文

现代汉语“依据”类介词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选题缘由和选题意义第9-11页
   ·相关研究综述第11-12页
   ·本文的考察范围第12-13页
   ·语料来源第13-14页
第二章 “依据”类介词对宾语的选择第14-24页
   ·体词性宾语第14-19页
     ·“依据”类介词体词性宾语的共性第14-16页
     ·“依据”类介词体词性宾语的差异第16-19页
   ·谓词性宾语第19-22页
     ·动词性宾语第19-21页
     ·主谓短语宾语第21-22页
   ·韵律特征的影响第22-23页
   ·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依据”类介词短语对谓语中心语的选择第24-31页
   ·谓语中心语的共性第24-27页
   ·谓语中心语的差异第27-30页
   ·小结第30-31页
第四章 句义对“依据”类介词的选择第31-38页
   ·强制性标准和非强制性标准第31-34页
     ·强制性标准第31-33页
     ·非强制性标准第33-34页
   ·甲事物按照乙事物的标准第34-35页
   ·结果与预期相反第35-36页
   ·结果不确定第36-37页
   ·小结第37-38页
第五章 “依据”类介词短语的分布特征第38-45页
   ·句法上的制约第38-42页
     ·“依据”类介词短语受副词修饰第39-40页
     ·“依据”类介词短语受能愿动词修饰第40页
     ·“依据”类介词短语与“而、来、去”共现第40-41页
     ·谓语为光杆动词第41-42页
     ·介词框架的位置第42页
   ·语义上的制约第42-43页
     ·主语为施事第42页
     ·主语为非施事第42-43页
   ·语用上的制约第43-44页
     ·焦点标记的制约第43页
     ·焦点敏感算子的制约第43-44页
   ·小结第44-45页
第六章 “依据”类介词组成的介词框架第45-50页
   ·“依据”类介词框架中的X特征及结构层次第45-48页
     ·“依据”类介词框架中X的特征第45-47页
     ·“依据”类介词框架的结构层次第47-48页
   ·“依据”类介词框架的主观化标记功能第48-49页
   ·小结第49-50页
结语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附录一第54-57页
附录二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汉语“现在”类时间词研究
下一篇:预设否定副词“白”和“瞎”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