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

乡村风景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初探--以丽江古城区新农村建设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9页
引言第9-10页
1 绪论第10-16页
   ·认识乡村风景资源第10-11页
     ·乡村及风景资源的解释第10页
     ·乡村风景资源与城市景观的区别第10-11页
   ·新农村建设中乡村风景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必要性第11-12页
     ·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要求保护和利用乡村风景资源第11页
     ·乡村风景资源是对城市游憩资源的有效补充第11-12页
     ·提高农村环境品质的有效手段,满足城乡人口不同的需求第12页
     ·乡村风景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可以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第12页
   ·片面理解新农村建设导致的问题第12-14页
     ·农村建设城市化,改变了原有的空间格局第12-13页
     ·片面的新农村建设破坏了原有的自然风景第13页
     ·新农村建设不是新城市建设,破坏了原有的文化氛围第13页
     ·片面的新农村建设破坏了地域特色第13-14页
   ·古城区新农村建设实践的背景第14-15页
     ·古城区概况第14页
     ·古城区农业、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第14页
     ·古城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第14-15页
   ·小结第15-16页
2 丽江乡村风景资源概述第16-34页
   ·丽江乡村自然风景资源的内容与特色第16-21页
     ·丽江乡村自然风景资源的特色第16-17页
     ·丽江乡村自然风景资源的内容第17-21页
   ·丽江乡村人文风景资源的内容与特色第21-32页
     ·丽江乡村人文风景资源的特征第21-22页
     ·丽江的地域文化特色第22-27页
     ·丽江的民族文化特色第27-32页
   ·小结:丽江乡村风景资源的价值第32-34页
     ·丽江乡村风景资源的生态价值第32页
     ·丽江乡村风景资源的生产价值第32页
     ·丽江乡村风景资源的旅游价值第32-34页
3 丽江乡村风景资源的保护第34-48页
   ·保护的必要性第34页
   ·丽江新农村建设中乡村风景资源保护面临的问题第34-37页
     ·地形地貌破坏严重第34页
     ·乡村景观破坏严重第34-35页
     ·地域乡村文化慢慢消失第35-36页
     ·乡村空间结构的改变第36页
     ·古城周边地区的旅游房地产热潮第36-37页
     ·乡村景观规划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第37页
   ·造成丽江乡村风景资源破坏的主要原因第37-38页
     ·目的不明确,缺失保护风景资源原生性意识第37页
     ·政府无规划、不合理的旅游开发及建设第37-38页
     ·重视古城文化遗产的保护,而忽视对周边乡村环境资源的保护第38页
     ·缺乏保护意识,经营理念落后第38页
   ·国外相关建设中乡村风景资源保护的经验借鉴第38-39页
     ·从韩日"新村运动"中保护乡村风景资源实践得到的启示第38-39页
     ·欧盟的农村发展计划中保护乡村风景资源的经验第39页
   ·乡村风景资源保护发展原则第39-41页
     ·整体性与差异性并重原则第39-40页
     ·地域性与时代性并重原则第40页
     ·现实性与持续性原则第40页
     ·因地制宜原则第40页
     ·系统统筹原则第40-41页
     ·长效机制原则第41页
   ·乡村风景资源保护的策略:第41-43页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第41页
     ·保护乡村环境的质量第41-42页
     ·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第42页
     ·保护乡土文化多样性第42页
     ·完善风景资源保护制度建设,构筑制度保障体系第42页
     ·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多方整合资源,全民参与保护利用第42-43页
   ·乡村风景资源保护的实施第43-48页
     ·村落整体环境的保护第43页
     ·风水格局的保护第43-44页
     ·乡村结构的保护第44页
     ·乡土植被的保护和利用第44页
     ·园林空间营造第44-45页
     ·纳西族传统民居的保护第45页
     ·建筑风貌整治第45-46页
     ·典型风景及民俗活动的恢复和传承第46页
     ·宣传教育引导,提高保护意识第46-48页
4 丽江乡村风景资源的利用第48-68页
   ·乡村风景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第48-49页
     ·良好的乡村风景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乡村生态旅游和民俗旅游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第48页
     ·风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反向促进风景资源的保护工作第48-49页
   ·丽江乡村风景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劣势分析第49-50页
     ·丽江乡村风景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势分析第49-50页
     ·丽江乡村风景资源开发利用的劣势分析第50页
   ·丽江风景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第50-51页
     ·以生态性、民俗性为主题塑造原则第50-51页
     ·以综合性为开发导向原则第51页
     ·以循序渐进为开发效益原则第51页
     ·可持续发展原则第51页
   ·乡村风景资源可持续开发策略第51-54页
     ·在开发中保护第52页
     ·乡村风景资源本身的可持续性开发第52-53页
     ·配套服务的可持续开发第53页
     ·可持续的资金支持第53页
     ·其他环节的可持续发展支持第53-54页
   ·丽江乡村风景资源开发的模式探讨第54-57页
     ·依托独特的风景资源第54-55页
     ·利用丽江旅游品牌优势第55页
     ·政府主导发展方向第55页
     ·企业积极推动利用发展第55-56页
     ·农民自发组织推动开发利用第56-57页
     ·丽江乡村风景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第57页
   ·开发实例研究:丽江古城区金山乡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第57-68页
     ·基本情况第57-59页
     ·金山乡乡村风景资源保护的重点第59-62页
     ·金山乡乡村民俗旅游规划第62页
     ·贵峰三元村发展东巴民俗体验旅游第62-68页
结语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表格目录及来源第74-76页
图片目录及来源第76-78页
导师简介第78-80页
个人简介第80-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批判的地域主义与园林设计
下一篇:城市动物园生态展示区设计初探--以大猩猩展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