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构造类别代数的协议安全测试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形式化方法 | 第15-17页 |
·协议一致性测试 | 第17-18页 |
·协议安全测试 | 第18-19页 |
·研究目的和方案 | 第19-20页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论文结构 | 第21-22页 |
第2章 协议测试理论与方法 | 第22-30页 |
·协议一致性测试 | 第22-25页 |
·有限状态机 | 第22-24页 |
·基于状态机模型的协议一致性测试 | 第24-25页 |
·协议安全测试 | 第25-29页 |
·研究现状 | 第25-28页 |
·现有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构造类别代数的扩展模型研究 | 第30-49页 |
·构造类别代数方法概述 | 第30-34页 |
·基本定义 | 第30-31页 |
·基于构造类别代数的一致性测试 | 第31-33页 |
·构造类别代数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33-34页 |
·对构造类别代数的扩展 | 第34-42页 |
·协议数据描述 | 第35-36页 |
·可控制观察点 | 第36-37页 |
·对等式公理的扩展 | 第37-40页 |
·同EFSM 模型的比较 | 第40-42页 |
·示例 | 第42-48页 |
·示例1:最大长度为5 的堆栈 | 第42-44页 |
·示例2:BGP4 协议 | 第44-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基于变异分析的协议安全测试研究 | 第49-73页 |
·变异分析 | 第49-53页 |
·变异分析概述 | 第49-50页 |
·变异分析在安全测试中的应用 | 第50-51页 |
·变异分析和构造类别代数的结合 | 第51-53页 |
·变异算子设计 | 第53-57页 |
·针对控制流描述的变异算子 | 第53页 |
·针对数据流描述的变异算子 | 第53-57页 |
·变异算子应用 | 第57-60页 |
·变异公理集合的一致性和完备性 | 第57-58页 |
·控制流和数据流变异算子应用 | 第58-59页 |
·变异算子应用范围 | 第59-60页 |
·等价变异体 | 第60-69页 |
·产生等价变异体的原因 | 第60-63页 |
·消除第一类等价变异体 | 第63-65页 |
·消除第二类等价变异体 | 第65-69页 |
·对内部函数的变异分析 | 第69-72页 |
·内部函数的变异单元 | 第69-70页 |
·函数控制关系 | 第70-72页 |
·小结 | 第72-73页 |
第5章 协议安全测试序列生成方法 | 第73-91页 |
·协议安全测试序列 | 第73-75页 |
·测试序列描述 | 第73-74页 |
·公理重写 | 第74-75页 |
·逆向推导算法 | 第75-79页 |
·逆向推导算法 | 第75-77页 |
·测试执行 | 第77页 |
·堆栈的示例 | 第77-78页 |
·算法分析 | 第78-79页 |
·基于可执行树的测试序列生成方法 | 第79-83页 |
·可执行测试树 | 第79-81页 |
·结果判断序列 | 第81-82页 |
·算法分析 | 第82-83页 |
·基于主动测试和被动测试相结合的测试方法 | 第83-86页 |
·协议被动测试 | 第83-84页 |
·被动测试和变异分析的结合 | 第84-85页 |
·基于结合主动和被动测试的安全测试方法 | 第85-86页 |
·应用实例 | 第86-90页 |
·小结 | 第90-91页 |
第6章 分布式协议测试系统设计 | 第91-101页 |
·引言 | 第91-92页 |
·协议测试过程描述 | 第92-94页 |
·底层支撑模块 | 第92-93页 |
·虚拟测试体 | 第93页 |
·协议支撑模块 | 第93-94页 |
·分布式协议测试系统 | 第94-99页 |
·系统结构 | 第94-95页 |
·系统测试模式 | 第95-97页 |
·系统功能模块 | 第97-99页 |
·自动化测试 | 第99-100页 |
·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7章 结束语 | 第101-105页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101-104页 |
·构造类别代数的扩展模型 | 第101-102页 |
·基于变异分析的协议安全测试研究 | 第102页 |
·协议安全测试序列生成方法 | 第102-103页 |
·分布式协议测试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 第103-104页 |
·进一步的工作 | 第104-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0页 |
致谢 | 第110-11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11-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