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科学创造视角下的意会认知论--以波兰尼与庄子比较为基础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7页
   ·论题的界定第13-15页
     ·近代认识论问题的转向第13-14页
     ·意会认知论的研究意义第14-15页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第15-24页
     ·国外意会认知论研究现状和成果第15-17页
     ·国内意会认知论研究成果和现状第17-24页
   ·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第24-25页
   ·论文的创新点和难点第25-27页
第2章 波兰尼意会思想综述第27-53页
   ·意会认知理论的思想渊源第27-40页
     ·哲学渊源第28-30页
     ·心理学基础第30-33页
     ·意会认知的脑科学背景第33-40页
   ·波兰尼的意会知识第40-48页
     ·概念界定第40-44页
     ·基本特征第44-46页
     ·两类知识的关系第46-48页
   ·意会认知结构第48-53页
     ·核心内涵第48-49页
     ·结构成分及结构模型第49-53页
第3章 庄子意会思想概述第53-69页
   ·道与意会认知论第53-57页
     ·道的涵义第53-54页
     ·道的特征第54-57页
   ·“不知之知”(意会之知)探微第57-62页
     ·“知”和“不知之知”的涵义与特征第58-59页
     ·不知之知(意会之知)的认识方法第59-62页
   ·庄子广义意会认知层次结构第62-69页
     ·言不尽意论第62-64页
     ·得意忘言论第64-65页
     ·言、意、道一体论第65-69页
第4章 波兰尼与庄子意会思想比较第69-91页
   ·意会知识和”不知之知”第69-75页
     ·相似性第69-72页
     ·差异性第72-75页
   ·意会认知和得意忘言第75-82页
     ·物我关系第75-77页
     ·抽象思维与直觉思维的关系第77-80页
     ·技能与实践的关系第80-82页
   ·东、西方意会思想会通第82-91页
     ·西方意会思想渊源第82-84页
     ·意会认知的传统文化基础第84-87页
     ·一阴一阳之谓道第87-91页
第5章 意会认知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第91-125页
   ·科学创造过程第91-98页
     ·沃勒斯创造过程四阶段说第91-93页
     ·创造性思维的互补结构第93-96页
     ·科学创造性思维过程第96-98页
   ·科学创造中的意会认知因素及其作用第98-115页
     ·科学美与科学创造第98-103页
     ·直觉思维对科学创造的影响第103-109页
     ·审美逻辑的方法论意义第109-115页
   ·案例研究:对“院士思维”的背景分析第115-125页
     ·院士思维分布特点第115-117页
     ·院士思维方法成因分析第117-122页
     ·启示意义第122-125页
第6章 科研教育中意会认知缺失的对策措施第125-141页
   ·意会认知缺失现状与成因第125-133页
     ·意会认知缺失的表现第125-130页
     ·意会认知缺失成因分析第130-133页
   ·意会认知缺失对策研究第133-141页
     ·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第133-135页
     ·建立言传认识与意会认识协调发展机制第135-137页
     ·优化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第137-141页
总结与展望第141-143页
 论文总结第141-142页
 未来展望第142-143页
参考文献第143-151页
汉英人名索引第151-154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54-155页
致谢第155-156页

论文共1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可持续发展管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中国环境演变驱动力分析
下一篇:基于构造类别代数的协议安全测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