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8页 |
绪论 | 第8-11页 |
第一章 大学生平等受教育权的含义 | 第11-26页 |
一、公民平等受教育权的一般含义 | 第11-20页 |
(一) 公民的受教育权 | 第11-13页 |
(二) 公民的平等权 | 第13-16页 |
(三) 公民的平等受教育权 | 第16-20页 |
二、大学生平等受教育权的特殊性 | 第20-26页 |
(一) 大学生受教育权的特点 | 第20-22页 |
(二) 大学生平等受教育权的内容 | 第22-26页 |
第二章 我国在大学生平等受教育权方面存在的主要实践问题及其对策 | 第26-33页 |
一、机会获取的不平等 | 第26-28页 |
(一) 案例研究 | 第26-27页 |
(二) 法律分析与初步对策 | 第27-28页 |
二、资源分配的不公平 | 第28-29页 |
(一) 资料分析 | 第28-29页 |
(二) 法律分析和初步对策 | 第29页 |
三、就业政策的不平等 | 第29-33页 |
(一) 案例研究 | 第29-31页 |
(二) 法律分析与初步对策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大学生平等受教育权的行政法律救济 | 第33-42页 |
一、大学生平等受教育权的行政法律救济的实践问题 | 第33-35页 |
(一) 案例实践 | 第33-34页 |
(二) 案例分析总结 | 第34-35页 |
二、大学生平等受教育权行政诉讼救济中的问题 | 第35-36页 |
(一) 行政诉讼适格主体问题 | 第35页 |
(二) 行政诉讼的正当程序问题 | 第35页 |
(三) 修正行政诉讼的时代契机 | 第35-36页 |
三、关于大学生平等受教育权法律救济体系的设想 | 第36-42页 |
(一) 行政法律保护是大学生平等受教育权法律救济体系的重中之重 | 第36-37页 |
(二) 不同法律保护方式之间的有效衔接是平等受教育权行政法保护体系建构的关键 | 第37-42页 |
结论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