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1页 |
1. 导论 | 第11-22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现状与评述 | 第13-20页 |
·中国近二十年来有关M2/GDP 问题的三大观点 | 第13-16页 |
·分析与评价 | 第16-19页 |
·从规范走向实证:M2/GDP 问题研究的未来之路 | 第19-20页 |
·全文结构安排 | 第20-21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21-22页 |
2. 货币需求的一般均衡分析:经典理论回顾 | 第22-48页 |
·货币需求分析的理论框架 | 第22-35页 |
·货币需求在宏观经济分析中的核心地位 | 第22-24页 |
·宏观经济分析的数量论方法 | 第24-27页 |
·以货币需求为核心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27-35页 |
·总结 | 第35页 |
·不发达经济的货币需求与经济运行——麦金农的金融深化理论再析 | 第35-48页 |
·货币资产与实物投资:从替代到互补 | 第35-38页 |
·不发达经济的货币需求函数 | 第38-40页 |
·麦金农的宏观经济模型 | 第40-46页 |
·作为政策主张的M2/GDP 指标 | 第46-48页 |
3. 投机、货币需求与经济波动 | 第48-69页 |
·新古典理论体系中的投机及有关争论 | 第48-55页 |
·投机:凯恩斯的宝贵遗产 | 第48-50页 |
·关于投机的“弗里德曼定论” | 第50-52页 |
·投机与价格波动:一个文献综述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投机行为下的货币需求理论:假说与模型 | 第55-69页 |
·“投机”及有关概念的界定 | 第55-56页 |
·货币与实物资本:替代关系的复杂化 | 第56-57页 |
·货币需求函数的构建:一个假说 | 第57-61页 |
·新的宏观经济模型 | 第61-67页 |
·投机与控制:一个关于M2/GDP 持续增长的命题 | 第67-69页 |
4. 中国 M2/GDP 问题研究(一):1978—1992 ——基于价格双轨制的理论分析 | 第69-90页 |
·再论“中国之谜” | 第69-73页 |
·典型的计划经济体制:财政收支状况恶化与高货币化的并存 | 第69-71页 |
·计划向市场的转轨:另一个“中国之谜”的出现 | 第71-73页 |
·价格双轨制的运行机制 | 第73-77页 |
·价格双轨制的含义与实施历程 | 第74-75页 |
·价格双轨制的运行:理论描述 | 第75-77页 |
·价格双轨制中的投机:事实与理论分析 | 第77-82页 |
·价格双轨制中的“串轨”与影响 | 第77-79页 |
·价格双轨制与投机的“不解之缘” | 第79-81页 |
·价格双轨制下的投机性货币需求 | 第81-82页 |
·价格双轨制中的投机控制与有关评价 | 第82-90页 |
·价格双轨制下的投机控制手段与效果 | 第82-87页 |
·转型经济中的一种稳定机制:对价格双轨制的再认识 | 第87-90页 |
5. 中国M2/GDP 问题解析(二):1992—2008——双轨制逻辑在土地、资金市场上的重演 | 第90-117页 |
·土地市场化中的双轨制逻辑 | 第90-101页 |
·土地价格双轨制的原因和表现 | 第90-92页 |
·双轨制运行逻辑的再现 | 第92-94页 |
·土地价格双轨制中的“串轨”与投机 | 第94-96页 |
·土地价格双轨制下的投机控制 | 第96-100页 |
·土地价格双轨制与迷失的货币 | 第100-101页 |
·资金市场化中的双轨制逻辑 | 第101-117页 |
·资金价格双轨制释义 | 第101-103页 |
·资金价格双轨制的原因 | 第103-105页 |
·资金价格双轨制的运行逻辑 | 第105-106页 |
·资金价格双轨制中的串轨:理论分析 | 第106-108页 |
·串轨之影响与两种代表观点的综合 | 第108-109页 |
·再析M2/GDP 走势——串轨视角 | 第109-117页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117-122页 |
·对中国 M2/GDP 变动的基本认识 | 第117-119页 |
·前景预测与政策建议 | 第119-120页 |
·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方向 | 第120-122页 |
附录Ⅰ:“义利观”与“本末论”背后的经济事实 | 第122-125页 |
附录Ⅱ: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银行存贷利率的决定 | 第125-127页 |
附录Ⅲ:中国历年主要土地政策、法规一览 | 第127-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44页 |
后记 | 第144-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