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 1 植物花发育调控的分子与遗传机制 | 第11页 |
| 2 植物花器官发育的研究概述 | 第11-14页 |
| ·经典的ABC 模型 | 第11-12页 |
| ·ABCD 模型 | 第12页 |
| ·ABCE 模型 | 第12-13页 |
| ·四因子模型 | 第13-14页 |
| 3 调控花器官边界建成的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 4 植物转录因子功能分析的一些方法 | 第15-19页 |
| ·图位克隆 | 第16页 |
| ·GUS 报告基因 | 第16-17页 |
| ·RNAi 技术 | 第17-18页 |
| ·超表达 | 第18页 |
| ·基因诱导表达 | 第18-1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9-24页 |
| 1 实验材料 | 第19页 |
| ·植物材料 | 第19页 |
| ·常用分子生物学载体与试剂 | 第19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19-24页 |
| ·载体构建 | 第19-21页 |
| ·POS 基因启动子的GUS 表达载体pPOS::GUS 构建 | 第19-20页 |
| ·POS 基因干扰载体PTCK-POS 构建 | 第20页 |
| ·POS 基因互补实验载体 | 第20页 |
| ·POS 基因过量表达载体 | 第20-21页 |
| ·明恢86 幼胚愈伤组织基因型的检测方法 | 第21页 |
| ·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遗传转化 | 第21-23页 |
| ·接种 | 第21-22页 |
| ·掐芽 | 第22页 |
| ·继代 | 第22页 |
| ·共培养 | 第22页 |
| ·抗性愈伤的继代筛选与再生植株 | 第22-23页 |
| ·水稻遗传转化的培养基 | 第23页 |
| ·本实验常用的实验方法(见附录3) | 第23-2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4-30页 |
| 1 POS 基因互补实验载体的遗传转化 | 第24-25页 |
| 2 POS 基因启动子的GUS 表达载体构建、遗传转化及活性检测 | 第25-28页 |
| ·POS 基因启动子的GUS 表达载体pPOS::GUS 构建及遗传转化 | 第25-26页 |
| ·GUS 活性检测 | 第26-28页 |
| 3 POS 干扰载体PTCK303-POS 的构建及遗传转化 | 第28-29页 |
| 4 POS 基因过量表达载体 35S::POS 的遗传转化 | 第29-30页 |
| 讨论 | 第30-32页 |
| 1 水稻POS 基因与拟南芥JAG 基因高度同源但主要功能明显不同 | 第30页 |
| 2 POS 基因在调控花器官发育尤其是雄蕊发育上具有重要作用 | 第30-31页 |
| 3 下一步的工作 | 第31-32页 |
| 结论 | 第32-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40页 |
| 附录 | 第40-50页 |
| 附录1 本实验所使用的载体PTCK303、pCAMBIA1391Z 的图谱 | 第40-41页 |
| 附录2 分子生物学实验中的体系建立 | 第41-42页 |
| 附录3 本实验所用的其他实验方法 | 第42-45页 |
| 附录4 本实验所用基本培养基配方 | 第45-49页 |
| 附录5 GUS 活性检测重要溶液 | 第49-50页 |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