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

产纤维素酶菌群的筛选及其酶学特性研究

致谢第1-7页
摘要第7-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8-21页
 1 纤维素研究概述第8-9页
 2 纤维素降解微生物第9-11页
   ·纤维素降解真菌第9页
   ·纤维素降解细菌第9页
   ·纤维素降解放线菌第9页
   ·不可培养的纤维素分解菌第9-10页
   ·复合纤维素降解菌群第10-11页
 3 纤维素酶及纤维素酶解的概述第11-15页
   ·纤维素酶种类第11页
   ·复合纤维素酶和非复合纤维素酶第11-12页
   ·纤维素的酶解过程第12-13页
   ·纤维素酶之间的协同作用第13页
   ·酶对纤维素的吸附第13-14页
   ·影响酶解的因素第14页
   ·纤维素酶的应用第14-15页
 4 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方法第15-16页
   ·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第15-16页
   ·滤纸底物选择培养基第16页
   ·CMC 液化法第16页
 5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在纤维素降解菌群研究中的应用第16-19页
   ·DGGE 的发展和基本原理第16-17页
   ·DGGE 技术的优点及其应用局限性第17-19页
 6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9页
 7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9-21页
第二章 纤维素降解菌群的筛选第21-2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1-22页
   ·材料第21页
   ·方法第21-2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2-25页
   ·初筛结果分析第22-25页
   ·酶活性分析第25页
 3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纤维素降解菌群MO 所产纤维素酶的酶学特性及产酶条件研究第26-3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6页
   ·材料第26页
   ·方法第2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6-32页
   ·酶反应最适pH 值分析第26-27页
   ·酶的pH 稳定性分析第27页
   ·酶反应最适温度分析第27-28页
   ·酶的温度稳定性分析第28页
   ·不同金属离子对酶反应的影响第28-29页
   ·不同碳源对MO 产酶的影响第29页
   ·不同氮源对MO 产酶的影响第29-30页
   ·降解周期中动力学分析第30-31页
   ·酶谱分析第31-32页
 3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纤维素菌群MO 菌种组成的多样性第33-3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3-35页
   ·材料第33页
   ·方法第33-3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5-38页
   ·16SrDNA V3 区扩增PCR 结果第35-36页
   ·DGGE 图谱分析第36-37页
   ·MO 纤维素降解菌群的单菌分离第37页
   ·单菌16S rDNA 的分类鉴定及同源性分析第37-38页
 3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第39-41页
 1 结论第39页
 2 讨论第39-41页
参考文献第41-45页
Abstract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转座子插入突变筛选高效产油菌株
下一篇:紫茎泽兰F3H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烟草转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