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英文缩写 | 第11-12页 |
1 前言 | 第12-22页 |
·挂花简介 | 第12-13页 |
·桂花的生物学特性 | 第13-14页 |
·桂花品种分类研究概况 | 第14-15页 |
·国外桂花品种分类研究概况 | 第14-15页 |
·国内桂花品种分类研究概况 | 第15页 |
·桂花品种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研究方法及其主要进展 | 第15-21页 |
·形态学水平 | 第16-17页 |
·细胞学水平 | 第17-18页 |
·生理生化水平 | 第18页 |
·分子水平 | 第18-20页 |
·DNA分子标记的优点 | 第18-19页 |
·DNA分子标记在桂花品种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 第19页 |
·AFLP技术用于植物分类和遗传多样性检测的优越性 | 第19-20页 |
·桂花数量分类方法研究 | 第20-21页 |
·桂花品种分类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第2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31页 |
·材料 | 第22-25页 |
·供试材料 | 第22-24页 |
·主要试剂 | 第24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4-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26页 |
·桂花DNA的提取、纯化和含量的检测 | 第25-26页 |
·准备工作 | 第25页 |
·提取步骤 | 第25页 |
·DNA含量的检测和定量 | 第25-26页 |
·AFLP实验过程 | 第26-30页 |
·桂花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6页 |
·模板DNA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 | 第26页 |
·接头复性 | 第26页 |
·接头的连接 | 第26-27页 |
·DNA片段的预扩增反应 | 第27页 |
·DNA片段的选择性扩增反应 | 第27-28页 |
·凝胶的制备及电泳 | 第28-30页 |
·凝胶的制备 | 第28-29页 |
·电泳 | 第29-30页 |
·银染 | 第30页 |
·数据统计及分析方法 | 第30-3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1-38页 |
·提取DNA的质量 | 第31页 |
·引物的筛选 | 第31-32页 |
·供试材料的AFLP分析 | 第32-38页 |
·湖北省部分桂花品种的AFLP分析 | 第32-35页 |
·扩增片段的多态性分析 | 第32-33页 |
·桂花品种间的AFLP聚类结果与分析 | 第33-35页 |
·湖北、浙江和广西部分桂花品种的AFLP分析 | 第35-38页 |
·扩增片段的多态性分析 | 第35-36页 |
·42个桂花品种间的AFLP聚类结果与分析 | 第36-38页 |
4 讨论 | 第38-45页 |
·有关AFLP分析体系的各个技术环节 | 第38-41页 |
·桂花总DNA的提取 | 第38-39页 |
·基因组DNA的酶切与连接 | 第39页 |
·限制性片段的扩增 | 第39页 |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检测 | 第39-40页 |
·关于银染分析 | 第40-41页 |
·影响银染的因素 | 第40页 |
·银染技术与AFLP技术相结合在桂花品种鉴定中的有效性 | 第40-41页 |
·桂花品种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探讨 | 第41-43页 |
·桂花品种的分类 | 第41页 |
·基于AFLP标记的湖北部分桂花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探讨 | 第41-42页 |
·基于AFLP标记的中国部分桂花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探讨 | 第42-43页 |
·AFLP分子标记在桂花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探讨 | 第43-44页 |
·形态标记与分子标记在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比较分析 | 第44-45页 |
5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附注:已发表论文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