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冠层结构及光环境特征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1 前言 | 第12-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冠层结构研究 | 第13-16页 |
·叶面积指数 | 第13-15页 |
·林隙分数 | 第15-16页 |
·叶角 | 第16页 |
·森林群落太阳辐射的研究 | 第16-18页 |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18页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18-24页 |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第18-21页 |
·研究区区位 | 第18-19页 |
·地质、地貌 | 第19页 |
·水文 | 第19页 |
·气候 | 第19-20页 |
·土壤 | 第20页 |
·植被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4页 |
·野外数据采集 | 第21-22页 |
·室内分析 | 第22页 |
·半球面影像技术的原理 | 第22-23页 |
·半球面影像技术的特点 | 第23-2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4-48页 |
·北坡森林群落沿海拔冠层结构变化 | 第24-28页 |
·各海拔优势种数量特征比较 | 第24-25页 |
·沿海拔冠层结构变化 | 第25-28页 |
·林隙分数和开度 | 第25-26页 |
·叶面积指数与平均叶倾角 | 第26-27页 |
·冠层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 | 第27-28页 |
·北坡森林群落沿海拔的光照变化 | 第28-33页 |
·光照特征的变化 | 第28-30页 |
·定点因子的变化 | 第30-31页 |
·冠层结构与林下光照的关系 | 第31-32页 |
·林下光照之间的关系 | 第32-33页 |
·南坡森林群落沿海拔冠层结构变化 | 第33-35页 |
·各海拔优势种数量特征比较 | 第33页 |
·沿海拔冠层结构变化 | 第33-35页 |
·林隙分数 | 第33-34页 |
·叶面积指数与平均叶倾角 | 第34-35页 |
·南坡森林群落沿海拔光照变化 | 第35-38页 |
·光照特征的变化 | 第35-37页 |
·定点因子的变化 | 第37-38页 |
·南坡典型群落冠层结构季节变化动态 | 第38-40页 |
·短柄枹林冠层结构季节变化 | 第38-39页 |
·锐齿栎林冠层结构季节变化 | 第39-40页 |
·南坡典型群落光照季节变化动态 | 第40-48页 |
·短柄枹林光照季节变化 | 第40-45页 |
·不同季节PPFD日变化动态 | 第40-42页 |
·不同季节PPFD月变化动态 | 第42-43页 |
·PPFD季节变化动态 | 第43-44页 |
·定点因子变化 | 第44-45页 |
·锐齿栎林光照季节变化 | 第45-48页 |
·生长季节PPFD日变化动态 | 第45-46页 |
·锐齿栎林与短柄枹林光环境季节变化比较 | 第46-48页 |
4 结论 | 第48-50页 |
5 讨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