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六自由度机器人运动轨迹优化控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创新点摘要第6-9页
前言第9-13页
 一、本文研究的背景第9-10页
 二、机器人的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0-11页
 三、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第11-12页
 四、论文安排第12-13页
第一章 机器人的运动学控制第13-22页
   ·机器人的空间描述第13-16页
     ·位置描述第13-14页
     ·坐标变换第14-16页
   ·六自由度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第16-20页
     ·机器人运动模型的建立第16-17页
     ·运动学正解第17-19页
     ·运动学的逆解第19-20页
   ·机器人串联操作臂的速度分析第20-21页
     ·速度分析第20-21页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二章 机器人的轨迹规划第22-32页
   ·引言第22-23页
   ·关节空间规划方法第23-26页
     ·三次多项式轨迹规划第23-24页
     ·过路径点的三次多项式插值第24-25页
     ·用抛物线拟合的线性插值第25-26页
   ·笛卡尔路径轨迹规划第26-30页
     ·直线轨迹插补方法第27-28页
     ·圆弧插补法第28-30页
   ·机器人时间最优运动轨迹规划第30-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控制第32-41页
   ·引言第32页
   ·鲁棒控制第32-34页
   ·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第34-37页
     ·基于计算力矩法的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第34-35页
     ·带扰动的模型的建立第35-37页
   ·鲁棒控制率的引入第37-40页
     ·H_∞的指标的提出第37-38页
     ·H_∞和μ控制方法第38-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轨迹规划与控制的实现第41-55页
   ·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系统第41页
   ·工业机器人的控制分类第41-43页
   ·基于VC++控制程序的实现第43-46页
     ·动态链接库第43-44页
     ·控制软件第44-46页
   ·运动轨迹规划子程序第46-48页
     ·规划方法第46-47页
     ·关节空间轨迹插值算法第47-48页
   ·空间圆弧插补软件的实现第48-49页
     ·二维平面圆弧插补第48页
     ·空间圆弧插补第48-49页
   ·关节变量插补字程序的实现第49-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详细摘要第61-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转子裂纹及碰摩故障的混沌分形特征研究
下一篇:林甸县城区配电自动化总体方案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