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水文学)论文--地下水资源管理论文

我国北方中小流域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的研究--以饮马河流域为例

内容提要第1-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2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19页
     ·地下水可开采量的概念与理论第11-14页
     ·地下水可开采量评价第14页
     ·流域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及其主要决策要素第14-19页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9-21页
     ·研究内容第19-20页
     ·技术路线第20-21页
   ·论文主要创新点第21-22页
第2章 我国北方中小流域水资源特征及开发模式第22-34页
   ·我国北方中小流域的水资源特征第22-24页
     ·北方地区的水资源概况第22-23页
     ·北方中小流域水资源特征第23-24页
     ·中小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特征第24页
   ·我国北方中小流域的水循环与转化第24-26页
   ·北方中小流域水资源开发方式及存在的问题第26-30页
     ·典型流域水资源开发的案例分析第26-29页
     ·流域现存水资源开发模式及基本规律第29页
     ·流域水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第29-30页
   ·北方中小流域水资源开发模式分析第30-34页
第3章 中小流域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理论与评价体系研究第34-51页
   ·中小流域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概念的界定与内涵第34-36页
     ·概念提出的必要性第34页
     ·中小流域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概念的界定第34页
     ·中小流域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的基本内涵第34-36页
   ·中小流域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的组成第36-37页
   ·中小流域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评价体系的建立第37-38页
   ·确定中小流域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的关键技术与方法第38-48页
     ·中小流域水循环模拟模型第38-39页
     ·中小流域水资源开发效益评估模型第39-44页
     ·中小流域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优化模型第44-45页
     ·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研究第45-48页
   ·与一般可开采资源量的比较与分析第48-51页
     ·研究目标与角度比较第48页
     ·概念界定依据比较第48页
     ·概念内涵对比第48-51页
第4章 饮马河流域水循环特征及水资源调蓄条件分析第51-76页
   ·流域概况第51-55页
     ·地理位置第51页
     ·地形地貌第51页
     ·气象水文第51-53页
     ·地质概况第53-54页
     ·社会经济概况第54-55页
   ·流域水文地质条件第55-62页
     ·地下水的赋存条件与分布规律第55-56页
     ·地下水循环及动态特征第56-61页
     ·地下水化学特征第61-62页
   ·流域水循环与转化规律第62页
   ·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环境地质问题第62-69页
     ·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第62-64页
     ·流域用水特征第64页
     ·需水量预测第64-68页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68-69页
   ·饮马河流域水资源调蓄条件分析第69-76页
     ·地表水调蓄条件分析第69-71页
     ·地下水调蓄条件分析第71-76页
第5章 饮马河流域水循环模拟模型的建立与应用第76-97页
   ·概念模型的建立与计算模型的选择第76-78页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第76-77页
     ·计算模型的选择第77-78页
   ·SWAT-VMOD 联合模拟模型的原理第78-81页
     ·SWAT、V-MODFLOW 模型的概述第78-79页
     ·SWAT-VMOD 联合模拟模型的结构第79页
     ·GIS 实现HRU-剖分单元的界面转换第79页
     ·地下水补给率的空间分布第79-80页
     ·SWAT-VMOD 中河流和含水层水量交换关系第80-81页
     ·SWAT-VMOD 中地下水开采引起的水运移第81页
   ·SWAT-VMOD 模型的数据准备与处理第81-87页
   ·模型的识别与验证第87-94页
     ·SWAT 模型的识别与验证第87-90页
     ·SWAT-VMOD 模型的识别与验证第90-94页
   ·模拟期水均衡分析第94-97页
     ·低山丘陵区地下水资源计算第94-95页
     ·三水转化及水均衡分析第95-97页
第6章 饮马河流域水资源开发效益模型的建立第97-106页
   ·水资源开发成本核算第97-98页
   ·水资源开发效益分析第98-101页
   ·水资源开发引起的资源环境损耗第101-105页
   ·基于特征指标的水资源开发综合效益模型第105-106页
第7章 饮马河流域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的确定第106-131页
   ·研究思路与方案设计第106-107页
   ·基于频率年的流域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第107-124页
     ·频率年开发方案条件的确定第107-109页
     ·未进行地下水人工调蓄的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第109-117页
     ·地下水人工调蓄条件下的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第117-122页
     ·综合分析第122-124页
   ·现形开发方案和可持续开发方案综合效益比较第124-125页
   ·未来环境变化下可持续开发的长时序预测和分析第125-131页
     ·饮马河流域未来环境变化第125-127页
     ·未来环境变化下的流域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第127-131页
第8章 结论与展望第131-134页
   ·结论第131-132页
   ·展望第132-134页
参考文献第134-14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141-142页
致谢第142-143页
摘要第143-146页
Abstract第146-150页

论文共1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程波动方程数值模拟和照明分析方法研究
下一篇:海底可控源电磁探测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