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2章 研究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依据 | 第19-23页 |
·社会公平理论 | 第19-20页 |
·养老保险制度的效率理论 | 第20-21页 |
·责任政府理论 | 第21页 |
·边缘化理论 | 第21-23页 |
第3章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发展状况 | 第23-33页 |
·我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23-26页 |
·计划经济时期重安置轻补偿制度和“单位保障”政策 | 第23-24页 |
·改革开放时期征地补偿和安置制度的调整阶段 | 第24-25页 |
·市场经济时期“土地换社保”方式的探索 | 第25-26页 |
·现阶段我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现状分析 | 第26-30页 |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现存类型 | 第26-28页 |
·现阶段我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双流县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现状及政策 | 第30-33页 |
·双流县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相关政策 | 第30-31页 |
·双流县土地征用及养老保险实施情况 | 第31-33页 |
第4章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缴费水平的调查研究——以田家寺村为例 | 第33-50页 |
·双流县田家寺村基本概况 | 第33-37页 |
·失地农民土地征用及补偿情况 | 第33-35页 |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情况 | 第35-37页 |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缴费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37-41页 |
·个人缴费水平影响因素和模型的选取 | 第37页 |
·样本数据的来源与采集 | 第37-38页 |
·有关变量定义 | 第38-40页 |
·模型的解释 | 第40-41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41-50页 |
·调查数据的描述 | 第41-42页 |
·因子分析模型 | 第42-46页 |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 | 第46-50页 |
第5章 实证研究的结果分析 | 第50-53页 |
·家庭影响因素对个人缴费水平的影响 | 第50-51页 |
·个人综合素质对个人缴费水平的影响 | 第51页 |
·家庭财务能力对个人缴费水平的影响 | 第51-52页 |
·政府和集体对个人缴费水平的影响 | 第52-53页 |
第6章 提高失地农民个人缴费水平的建议 | 第53-59页 |
·增加失地农民的收入机会 | 第53-55页 |
·积极寻求自身改变以适应城镇生活 | 第55-56页 |
·提高失地农民的安置补偿费 | 第56页 |
·加强政府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 | 第56-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附录 | 第65-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