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制导火箭发控装置软件设计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页 |
·国内外概况 | 第8-12页 |
·电视寻的制导技术 | 第8-9页 |
·嵌入式系统在军事国防领域中的应用 | 第9-10页 |
·GUI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 | 第10-12页 |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2-13页 |
2 系统概述及硬件平台搭建 | 第13-18页 |
·系统总体结构 | 第13-14页 |
·系统的功能模块 | 第14页 |
·系统中的主要控制量 | 第14-15页 |
·硬件平台搭建 | 第15-18页 |
·S3C2410A处理器 | 第15-16页 |
·处理器外围硬件扩展 | 第16-17页 |
·发控装置硬件平台 | 第17-18页 |
3 系统开发环境的建立 | 第18-24页 |
·交叉编译工具链的构建 | 第18-19页 |
·NFS开发环境的建立 | 第19-20页 |
·Qt/Embedded开发环境的建立 | 第20-24页 |
·Qt/Embedded宿主机开发环境的建立 | 第21-22页 |
·Qt/Embedded目标机开发环境的建立 | 第22-24页 |
4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移植 | 第24-33页 |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择 | 第24-25页 |
·VIVI的移植 | 第25-27页 |
·VIVI的交叉编译 | 第26-27页 |
·VIVI的下载 | 第27页 |
·Linux2.4.18内核的移植 | 第27-31页 |
·Linux内核的体系结构 | 第27-28页 |
·Linux内核的移植 | 第28-31页 |
·YAFFS文件系统的移植 | 第31-33页 |
·YAFFS文件系统的简介 | 第31-32页 |
·YAFFS文件系统的移植 | 第32-33页 |
5 TV制导火箭发控装置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33-66页 |
·发控装置的主要任务及工作流程 | 第33-34页 |
·发控装置软件架构 | 第34-35页 |
·QT/Embedded的中文显示 | 第35-37页 |
·发控装置功能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 第37-45页 |
·登录界面 | 第37-39页 |
·导引头检查界面 | 第39-40页 |
·控制舱检查界面 | 第40-41页 |
·联动检查界面 | 第41-42页 |
·发射过程界面 | 第42-44页 |
·历史记录界面 | 第44-45页 |
·发控装置中基于Linux的设备驱动程序开发 | 第45-55页 |
·设备驱动概述 | 第45-47页 |
·GPIO驱动程序 | 第47-49页 |
·A/D驱动程序 | 第49-51页 |
·LCD驱动程序 | 第51-53页 |
·驱动程序加载 | 第53-55页 |
·发控装置中SPI总线通信模块的实现 | 第55-58页 |
·数据格式定义 | 第56-57页 |
·ARM主机端收发数据 | 第57-58页 |
·发控装置中串口通信模块的实现 | 第58-61页 |
·串口通信协议 | 第58-59页 |
·串口通信的实现 | 第59-61页 |
·发控装置中嵌入式数据库的使用 | 第61-66页 |
·SQLite数据库概述 | 第61-62页 |
·SQLite数据库的移植 | 第62-63页 |
·SQLite数据库的应用 | 第63-66页 |
6 系统调试与测试 | 第66-71页 |
·GDB/GDBSERVER联机调试 | 第66-68页 |
·编译GDB环境 | 第66-67页 |
·调试步骤 | 第67-68页 |
·系统功能测试 | 第68-71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总结 | 第71-72页 |
·展望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