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Pv6网络的QoS研究--IPv6 QoS管理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论文的选题和意义 | 第8页 |
·论文研究背景 | 第8-9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9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9-11页 |
第二章 QOS 和IPV6 中的流标签 | 第11-24页 |
·QOS 概述 | 第11-12页 |
·QoS 定义 | 第11页 |
·QoS 参数 | 第11-12页 |
·IP QOS 当前技术发展水平与面临的问题 | 第12-13页 |
·IntServ(集成服务) | 第12页 |
·DiffServ(区分服务) | 第12-13页 |
·IntServ 结合DiffServ | 第13页 |
·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 | 第13页 |
·MPLS TE(基于MPLS 的流量工程技术) | 第13页 |
·IPV6 和流标签 | 第13-14页 |
·IPv6 | 第13-14页 |
·流的概念 | 第14页 |
·流标签的定义 | 第14页 |
·IPV6 流标签应用的要求 | 第14-16页 |
·流和流标签的特征和要求 | 第14-15页 |
·源节点的要求 | 第15-16页 |
·流标签的应用机制 | 第16-21页 |
·Alex Conta 的流标签使用定义 | 第16-18页 |
·流标签的混合应用 | 第18-19页 |
·QoS 参数流标签的使用 | 第19-21页 |
·流标签安全性 | 第21-22页 |
·IPV6 QOS 的实现方案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IPV6 网络中的路由器 | 第24-32页 |
·路由原理 | 第24-27页 |
·路由基础 | 第24-26页 |
·路由算法 | 第26-27页 |
·IPV6 路由 | 第27-29页 |
·IPv6 路由简述 | 第27-28页 |
·IPv6 邻居发现协议 | 第28-29页 |
·流标签的路由处理 | 第29-31页 |
·混合流标签的路由处理 | 第29-30页 |
·混合流标签路由处理用到的数据结构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改进的IPV6 QOS 管理机制 | 第32-47页 |
·边缘路由器的QOS | 第32-33页 |
·边缘路由器简单介绍 | 第32页 |
·边缘路由器性能 | 第32-33页 |
·改进的边缘路由器接入控制 | 第33-37页 |
·当前的接入控制研究 | 第33-34页 |
·改进的系统模型 | 第34页 |
·改进算法的实现 | 第34-37页 |
·队列管理的QOS | 第37-43页 |
·RED 算法原理 | 第38-40页 |
·RED 算法模型分析 | 第40-41页 |
·RED 算法优点及缺陷及衍生算法 | 第41-43页 |
·基于多优先级的P-DRED 算法 | 第43-46页 |
·新算法的设计目的 | 第43页 |
·对原算法的优化改进 | 第43-45页 |
·针对多优先级业务的改进 | 第45页 |
·改进算法和流标签的结合应用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P-DRED 算法的仿真和性能分析 | 第47-60页 |
·P-DRED 算法性能分析 | 第47页 |
·仿真环境搭建 | 第47-49页 |
·NS2 概述 | 第47-48页 |
·NS2 的安装及环境变量设置 | 第48-49页 |
·仿真参数及所需代码 | 第49-53页 |
·拓扑图及参数设置 | 第49页 |
·Tcl 脚本 | 第49-52页 |
·Awk 分析程序 | 第52-53页 |
·仿真实验模拟过程 | 第53-59页 |
·NS2 中添加P-DRED 算法 | 第53-54页 |
·RED 和P-DRED 的仿真 | 第54-58页 |
·P-DRED 算法多优先级的仿真 | 第58-59页 |
·本章小节 | 第59-6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1页 |
·工作总结 | 第60页 |
·展望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