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初入社会挫折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一、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 第11-27页 |
1、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2、已有的挫折理论 | 第13-16页 |
·挫折的本能学说 | 第13-14页 |
·挫折攻击理论 | 第14页 |
·需要——紧张心理系统理论 | 第14-15页 |
·社会文化理论 | 第15页 |
·挫折ABC 理论 | 第15-16页 |
3、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 | 第16-19页 |
·积极的心理防御 | 第16-17页 |
·消极的防御机制 | 第17-18页 |
·中性自我防御 | 第18-19页 |
4、不同人群的挫折研究 | 第19-22页 |
·中学生挫折问题 | 第19-20页 |
·大学生挫折问题 | 第20-21页 |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挫折问题 | 第21-22页 |
5、挫折教育研究 | 第22-25页 |
·挫折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 第23-24页 |
·挫折教育的误区 | 第24-25页 |
6. 已有研究的研究方法 | 第25页 |
7、核心概念界定 | 第25-27页 |
·心理挫折 | 第25-26页 |
·生活事件 | 第26页 |
·应付方式 | 第26页 |
·初入社会大学毕业生 | 第26-27页 |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 | 第27-31页 |
1、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27页 |
2、研究方法 | 第27-31页 |
三、大学毕业生初入社会挫折现状 | 第31-48页 |
1、主要生活事件的分布 | 第31-45页 |
·总体情况 | 第31-43页 |
·不同性别在生活事件分布的差异 | 第43-44页 |
·婚姻状况在生活事件分布上的差异 | 第44-45页 |
2. 应付方式结果 | 第45-46页 |
·总体情况 | 第45页 |
·不同性别的应付方式结果 | 第45-46页 |
·不同婚姻状况的应付方式结果 | 第46页 |
3. 应付方式和生活事件的相关 | 第46-48页 |
四、对策 | 第48-76页 |
1、应付所有挫折问题的前提 | 第48-59页 |
·什么是意志 | 第48页 |
·什么是意志力 | 第48-49页 |
·意志力与挫折承受力的关系 | 第49页 |
·提高意志力和挫折承受力的途径和方法 | 第49-59页 |
2、恋爱挫折 | 第59-63页 |
·什么是爱的能力 | 第59页 |
·培养爱的能力的意义 | 第59-60页 |
·培养爱的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 第60-62页 |
·失恋的心理承受力 | 第62-63页 |
3、经济挫折 | 第63-65页 |
4、职业挫折 | 第65-71页 |
·初入社会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 | 第65-67页 |
·初入社会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适应要求 | 第67-71页 |
5、人际交往挫折 | 第71-74页 |
·换位思考 | 第71页 |
·给人以真诚的赞美 | 第71-72页 |
·给人以友善的微笑 | 第72页 |
·保持适当的交往距离 | 第72页 |
·善于宽容他人 | 第72-73页 |
·切忌自我投射 | 第73页 |
·坚守做人的原则 | 第73页 |
·大事精明,小事糊涂 | 第73页 |
·学会倾听和自我暴露 | 第73页 |
·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 第73-74页 |
6、婚姻挫折 | 第74-76页 |
·预设“缓解按钮” | 第74页 |
·理解对方爱的方式 | 第74-75页 |
·充分利用肢体语言 | 第75页 |
·面对猜疑不要绕弯 | 第75页 |
·善待双方父母 | 第75-76页 |
五、讨论和不足 | 第76-79页 |
1. 恋爱对象的认识方式 | 第76页 |
2. 恋爱同居 | 第76页 |
3. 经济依赖心理 | 第76-77页 |
4. 工作的动机 | 第77页 |
5. 学习现状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附录 | 第81-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